字词 | 磁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磁石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铁石,吸针石,吸铁石,慈石,慈君。为氧化物类矿物磁铁矿Magnetite的矿石。等轴晶系,晶体为八面体,晶面上常有平行条纹。 颜色呈铁黑色,有时带有浅蓝靛色。条痕黑色,半金属光泽。不透明。断口呈贝壳状或参差状。 性脆,具磁性。见于许多岩浆岩和变质岩中;海滨沙中也常存在。开采后,除去杂石,选择吸铁能力强者(称“活磁石”或“灵磁石”)入药。为防止其失去磁性而影响药效,应经常用铁屑或泥土包埋之,以保持其磁性。 为不规则的块状,多具棱角,大小不一。表面铁黑色至棕褐色,不透明,有金属样光泽;有的无光泽或覆有少许棕色粉末;有的粗糙并具少许针眼状孔隙;有的含黄色或其他颜色的杂质。体重,质坚硬,难破碎,断面不整齐。有土样气味。活磁石具吸铁能力。死磁石不具吸铁能力,色较红棕,通常有孔隙,杂质较多,并较易砸碎。以黑色、有光泽、吸铁能力强者为佳。加热480C后,磁性突然消失,冷却后又恢复。不溶于水及硝酸。溶于浓盐酸,溶液呈橙黄色,其溶液显铁化物的各种特殊反应。磁石拣去杂质,砸碎,过筛。煅磁石:取刷净的磁石,砸碎,置坩埚内,在无烟的炉火中煅红透,取出,立即倒入醋盆内淬酥,捣碎,再煅淬一次,取出,晒干,研成细末(每磁石100斤,用醋两次共50~60斤)。 味辛咸,性寒。入肾、肝、肺经。潜阳纳气,镇惊安神。 治头目眩晕,耳鸣耳聋,虚喘,惊痫,怔忡。《神农本草经》:“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痟,除大热烦满及耳聋。”《本草别录》:“养肾藏,强骨气,益精除烦,通关节,消痈肿鼠瘘,颈核喉痛,小儿惊痫。”《药性论》:“补男子肾虚风虚,身强、腰中不利,加而用之。”内服:煎汤,9~30克;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掺或调敷。本品恶牡丹、莽草。 畏黄石脂。杀铁毒。 重镇伤气,可暂用而不可久。 ❸ 治小儿惊痫:磁石炼水饮(《圣济总录》)。 成分为四氧化三铁(Fe3O4)。此外有少数变种含MgO和A12O2等。北京市售品尚含Mn2+、Ca2+、SiO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