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垒汉代城名。《史记》称仑头。两汉时以其地为西域政治、军事中心,西域都护府置于此。唐代为乌垒州。故址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小野云沟附近,旧名布古尔庄。 乌垒西域古地名。始见于《汉书·西域传》。西汉时为西域都护治所。西距龟兹300里,南至渠犁330里。据《汉书》所记四至道里,当位于今新疆轮台县东策云(策大雅、策特尔)。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置西域都护,在此城设都护府,领护西域三十六国。至王莽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都护但钦时,治所已迁至埒娄城。西汉时乌垒仅110户,1200人,胜兵300人,设城都尉掌管全城兵马,另有译长一名。东汉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冬,莎车王贤兼并龟兹,立其子则罗为龟兹王,因则罗年青,又从龟兹国中分出乌垒国,委莎车贵人驷鞬为乌垒王。数年后,此二王被龟兹人攻杀,莎车王势力退出乌垒。后复属西域都护。康隶乌垒州,属龟兹都督府。 乌垒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轮台县东之策六雅)。为西域都护府所在地。户110,口1 200,胜兵300人。有都尉、译长各一人。为汉通西域北道必经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