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丹纳“科学批评”的应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丹纳“科学批评”的应用

丹纳“科学批评”的应用

伊波利特·丹纳(Hippolyte Taine,1828—1893),法国哲学家、历史学家、文艺理论家。在19世纪中叶,孔德的实证主义观点在法国十分流行,许多人认为历史现象和艺术现象均可利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做解释。丹纳受这种思想影响,特别重视事物的因果关系,主张各种研究应当科学化。在《英国文学史》(1863—1864)中,他说:“善与恶是如硫酸、糖一般的产品,每一种复杂因素都可以在它所依存的其他简单因素组成的混合物里找到它的来源。”文学也不例外,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文学必然受种族、环境和时代的制约,反过来,人们也应当以这三种因素去研究文学。他的“三因素”说是19世纪实证主义科学批评的一个典型代表。
台湾学者黄文吉在撰写《宋南渡词人》(1985)时,声称要借用丹纳的这种科学批评方式,“从政治背景、社会因素、文坛风气、地理环境四个方面”来探讨南渡词人所受时代与环境的影响;而从“汉人受到金人的侵略,所激发出来的民族意识”,来证实种族方面的因素。(按:丹纳所说的“种族”因素,其实是指文学受传统的影响。)黄氏在其著作的第二章讨论南渡词人时代、环境和背景,在第三章第二节讨论南渡词人强烈的民族意识,即是根据丹纳的“三因素”而设置的。
丹纳过于强调文艺创作的客观因素,他甚至认为,只要按照三因素做详尽无遗的考察,“就不仅穷尽所有实际原因,甚至穷尽所有可能的原因”。因此,黄氏说他的批评方式“有机械唯物主义之嫌,忽视了人性方面的因素”。他援引道登(Edward Dowden)解释说,丹纳所忽略的研究文学的要事,不是别的,正是“艺术家个人的天才”,个人所独有的“观照力”、“想象力”。“此外,他还忽视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就是不论人种如何,时代如何,各时代、各人种共通的所谓人性(humanity)的一般的感知。”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黄氏设置了有关章节,介绍南渡词人的共性与个性;特别是“他们个人的才华、感情、思想表现在词作上的特色”,都一一做了详细的介绍。

☚ 研究方法   新批评研究 ☛
0000696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