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法战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法战争

 1883年至1885年法国侵略越南和中国的战争。1883年(光绪九年) 12月,法军六千人在孤拔率领下,向驻防山西的清军和黑旗军阵地发动进攻,中法战争开始。清军连战失利,法国乘势要挟,迫使清政府于1884年5月签订《中法会议简明条约》。6月,法军强行接收越南谅山附近中国军队驻地,遭到还击,战火再起。8月5日,法舰进犯台湾基隆,被守军击退。23日,停泊马尾军港的法国军舰,突然袭击福建海军,击沉七艘舰艇。26日,清政府被迫对法宣战。10月初法舰再犯台湾,遭沪尾(今淡水)军民痛击。1885年3月,法舰侵扰浙江镇海,招宝山炮台清军发炮还击,舰队败退,司令孤拔受重伤,后死于澎湖。与此同时,在中越边界,年近七十的帮办广西军务冯子材,团结各军在镇南关(今友谊关)、谅山大败法军,重伤法军司令尼格里。刘永福部黑旗军也在临洮大败法军。中国军队的节节胜利,使法国茹费里内阁垮台。但清政府“乘胜即收”,4月下诏停战,6月,李鸿章在天津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承认法国在越南的殖民统治,同意在滇桂两省的中越边界开埠通商。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中法战争 - 历史大事 - 可可诗词网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发动的第三次侵华战争。早在18世纪,法国就阴谋侵略越南,企图以越南为基地侵略中国。1883年8月,法国强迫越南签订《顺化条约》,获得对越南的保护权。此后,法国把矛头指向中国,一面命令侵越法军向北进犯,一面要挟清政府撤退在越南北部的中国军队,召回刘永福,开放云南边界。1883年12月,法军6000人悍然水陆并进,大举进攻驻越南山西地区的中国军队,中法战争正式爆发。1883年至1884年3月为战争第一阶段,主要战场在越南北部和红河三角洲,部分清军和黑旗军与法军奋战,但因前线指挥将领畏敌退缩,执行李鸿章不抵抗政策不战而逃,法军连陷山西、北宁等地,占领红河三角洲,黑旗军孤军奋战,最后被迫撤退。清政府被迫接受法国提出的要挟性谈判,派李鸿章赴天津与法使福禄诺签订《中法会议简明条约》,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控制。1884年4月,法军逼近中越边界,战火燃烧到中国边界。6月,法军在谅山附近挑衅,同时向中国海面聚集军队,战争遂进入第二阶段,战火分别在越南和中国领土蔓延。在中国战场,法军进攻台湾,一度占领基隆,突袭福建水师,击毁马尾造船厂,但企图侵占台湾和侵扰浙江沿海的活动受挫。在越南战场,西线刘永福黑旗军在云南农民军和越南义勇队的配合下,取得了临洮大捷,收复10余个州县。在东线,清政府在广西前线形势十分不利的情况下,起用老将冯子材镇守广西边界,冯子材率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并乘胜收复谅山。法国茹费里内阁因战败而倒台,李鸿章则主张“乘胜即收”。1885年6月,中法双方在天津签订了《中法新约》,中法战争结束。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中法战争

1883~1885年间中国军队抗击法国侵略越南和中国的战争。1883年12月14日,法军进攻北越的山西,战争开始。1884年3月,先后攻占北宁、太原、兴化。6月23日双方在观音桥发生冲突。8月5日,法军进攻台湾,8月23日马尾海战。1884年3月24日,冯子材率军取得镇南关大捷。1885年3月,法军占领澎湖,5月13日,中法开始谈判,6月9日签订《中法新约》,共10款。法军总兵力最多时2万余人,清军参战总兵力则达10余万人。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Zhong fa zhanzheng

1883-1885年法国侵略越南和中国的战争。19世纪70年代,已经占据越南南部的法国开始向越南北部扩张, 并觊觎中国西南边疆。1873年(同治十二年),法军进犯河内,应越南政府邀请, 驻扎在中越边境的黑旗军在刘永福的统率下援越抗法, 在河内城外大败法军, 击毙敌军头目安邺,收复河内。1882年(光绪八年),奉行殖民扩张的法国茹费理内阁增兵越南, 再犯河内。黑旗军与越南军民联合拒敌。次年5月在河内城西纸桥双方展开激战,法军战败,其统兵官李维业被击毙。8月,法海军中将孤拔率舰队攻陷都城顺化, 强迫越南签订 《顺化条约》, 取得对越南的 “保护权”。清政府在法国侵越问题上意见不一。李鸿章主张妥协退让,以保和局;左宗棠、张之洞、曾纪泽等坚决主战。慈禧逶迤二者之间, 但主要倾向于妥协。在主战派影响下, 清政府加强两广驻军的力量,并颁谕奖励刘永福。12月孤拔指挥6000法军进攻山西中国军队阵地,挑起了中法战争。云南巡抚唐炯率领滇军未战先逃, 黑旗军血战5日, 势单难支撤退, 山西失陷。至次年4月, 法军连占北宁、太原、兴化等地,控制了红河三角洲地区。为了推卸战败责任, 慈禧罢退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全部军机大臣, 组成以礼亲王世铎为领班大臣的军机处新班子。法国利用军事胜利对清政府议和。1884年5月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法国代表福禄诺在天津谈判, 签订了中法《简明条约》, 内容包括: 中国承认法国对越南的占领, 并从越南北圻撤兵; 法国可经越南至中国贸易等。6月,法军以接收清军阵地为名,挑起北黎冲突,被中国守军击退。法国以此为借口,扩充远东舰队,准备战争,并要中国立即从北越撤军,向法国赔款。7月孤拔率法国舰队开进闽江口, 要求在马尾港停泊。船政大臣何如璋、会办海疆大臣张佩纶恐拒绝生衅, 予以接受,使法舰入港,将福建水师置于危险境地。8月5日,法海军少将利士比率舰队攻击基隆炮台,并强行登陆,遭守军回击,未逞。16日,法议会增拨军费,决定扩大侵华战争。19日,法驻北京公使向清政府发出最后通牒, 并在清政府答复前下旗离开北京, 以示决裂。23日孤拔向何如璋、张佩纶发出战书, 攻击未作迎战准备的福建水师。中国水师官兵在极不利的情况下奋起还击。经过一个多小时激战,福建水师11艘兵舰全被击毁击沉,官兵伤亡700余人。26日清政府发布对法宣战令,命滇桂清军整戍进兵,沿海加紧备战。9月孤拔率舰队主力再犯台湾,强占基隆。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退守淡水,多次击溃来犯之敌。10月23日孤拔宣布对台湾实行封锁, 并怂恿日本出兵侵华。1885年初法海军窜犯浙江。浙江提督欧阳利见、宁绍道台薛福成添筑炮台,敷设水雷,严密布防。3月法舰两次进攻招宝山, 双方展开激烈炮战。孤拔负伤, 被迫率舰队退据澎湖,6月伤重而死。在陆路战场,清军最初处于不利境地。1885年2月法军在主帅尼格里指挥下向守卫在谅山的潘鼎新部大举进攻。清军战败,谅山失守。法军尾追北犯, 一度攻占镇南关 (今友谊关), 战局告急。清政府起用老将冯子材为前敌主帅。他整顿溃军,激励将士,率军扼守镇南关外的关前隘,并在隘前筑起一道约3里长的长墙,在东西岭修炮台,派兵坚守。3月23日法军分三路来犯, 以主力攻东岭炮台。冯指挥部下在长墙拒敌, 派兵增援东岭, 命王孝祺部抄袭敌人后路。24日法军攻势愈猛,从被毁处爬上长墙。冯子材手执长矛, 率二子相华、相荣杀入敌阵。全军士气大振, 奋勇争先, 拼死搏杀, 挫败法军进攻势头, 将敌压下长墙。王孝祺、王德榜军经过激烈战斗, 夺回东岭失守炮台。当地中国各族民众及1000多名越南义军前来助战, 对法军形成包围之势。25日冯子材下令总攻, 各路一齐出击, 奋勇杀敌。法军全线溃退,主帅尼格里负重伤。清军一直追击10余里,歼敌1000余人,取得镇南关大捷。冯子材军乘胜进军, 攻克文渊、谅山、谷松、威坡等地, 并出击郎甲、北宁, 重创敌军。同时, 黑旗军、滇军在临洮击败法军,连克10数州县。法军败局已定。镇南关战役在法国引起震动,30日巴黎人民上街游行示威,茹费理内阁当天倒台。然而清政府却在英、美、俄等国的“调停”下与法国谋求和谈。经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联络,清政府在1885年2月授权英人金登干代表中国在伦敦与法国议和。4月4日授权金登干与法国签订《巴黎停战协定》, 规定两国停战, 《简明条约》有效, 中国从越南撤军,法国解除对台湾封锁。4月7日清政府下停战令,命前线军队于15日停火,25日撤回。前线军民闻讯无不义愤填膺, 痛哭太息。冯子材致电两广总督张之洞“请上折诛议和之人”。清政府不顾舆论反对, 派李鸿章同法国代表巴德诺在天津举行谈判, 并于6月9日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法国通过此约迫使清政府承认其对越南的侵占,取得在中国广西、云南通商、修铁路的权利, 实现了打开中国西南大门的侵略目标。

☚ 中英烟台条约   刘永福 ☛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Zhong fa zhanzheng

1884—1885年(光绪十年至光绪十一年)法国侵略中国的战争。1883年,法国强迫越南签订《顺化条约》,把越南变为法国的“保护国”。12月,法军向中国军队发动进攻,挑起中法战争。战争初期,清军作战接连失利,清政府主和派李鸿章力主妥协。1884年5月在天津与法国签订《中法会议简明条款》,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同意在中越边界开埠通商。6月,法军向谅山的中国驻军进攻,并向中国海面调动军队,扩大战争。8月,法国舰队向台湾进攻,被中国守军击退。8月下旬,事先驶进福建马尾港的法舰队主力突然向中国兵船发动攻击,击沉9艘。清政府在海战后被迫对法宣战。战争在台湾、澎湖和越南两个地区进行。10月,法军攻占基隆,向台北进犯。清军和当地人民顽强抵抗,在淡水大败法军,粉碎了法军占领台湾的计划。次年初,法军进犯广西边界。爱国将领冯子材受两广总督,张之洞等人的推荐,率粤军赶到广西前线。3月25日,冯军在镇南关获大胜,并乘胜出关追击。28日,又取得谅山大捷,重伤法军前敌统帅尼格里。刘永福部黑旗军也在越南义军等配合下,在临洮大败法军。谅山大捷沉重打击了法国侵略者,引起了法国政局的动荡,茹费理内阁因此倒台。这时,在英国操纵下的中法谈判正在巴黎紧张进行。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投降派主张“乘胜即收”,4月,和法国侵略者订立《停战协定》,6月,李鸿章在天津与法国公使签订了屈辱的《中法新约》。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法国在战场失利的形势下,仍然达到了发动这场侵略战争的目的。从此,中国西南边省门户被打开,成为法国对华扩张的重要地域。

☚ 马嘉理案件   镇南关大捷 ☛

中法战争

1884—1885年法国对华侵略战争。1883年法国通过《顺化条约》,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12月向中国军队进攻,挑起中法战争。次年6月进军谅山,7月法舰闯入福建水师基地马尾军港。清政府支持李鸿章乞和主张,助长了法国的侵略气焰。8月法舰进攻台湾,突袭马尾军港。清政府被迫下诏再战。10月法军攻占台湾基隆,进犯台北,遭到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1885年法军进犯广西,攻占镇南关(今广西友谊关)。3月帮办广西军务冯子材率军开赴前线,取得镇南关、谅山大捷。刘永福黑旗军也在临洮重创法军。但清政府却向战败的法国求和,下达停战撤兵命令。6月授权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在天津签订了屈辱的《中法新约》。

中法战争

法国侵略越南和中国的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法国加紧向越南侵略扩张,企图以越南为基地,经红河入侵中国西南地区。面对法国的侵略,越南政府一方面请求驻扎在中越边境保胜地区的黑旗军帮助抵抗法国的侵略;另一方面派遣使臣向清政府告急,请求中国派兵救援。清政府应越政府之请,于光绪九年(1883年)十月陆续增派军队进驻越南北圻地区。十二月中旬,法军悍然向驻扎在北圻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清军被迫应战,中法战争正式开始。战至十一年三月,清军开始反攻。二十三日,西线黑旗军在临洮大败法军,并乘胜反攻,收复广威、黄岗屯、鹤江、越池等城镇。二十四日,东线清军老将冯子材在镇南关大败法军,并乘胜出关追击,二十九日又在谅山大败法军,重伤法军司令尼格里。中国军队的节节胜利使河内法军异常惊恐,准备逃窜,法国政府茹费理内阁亦因战败而倒台。但由于清政府昏庸怯懦,主张“乘胜即收”,反于四月与法签订停战协定,命令前线清军停战撤兵。
六月与法签订《中法新约》,中法战争结束。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

中国人民反对法国侵略越南和中国的战争。1883年8月法国以武力强迫越南签订《顺化条约》,把越南变成了法国的“保护国”,进而侵入中国西南地区。12月,法军突然向应越南政府要求驻在红河三角洲的清军发动进攻,中法战争正式爆发。战争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83年12月至1884年5月,战场主要在越南北部和红河三角洲。中国军队对法军进行了有力的抗击。但清政府却于1884年5月与法国签订了 《中法会议简明条约》,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同年6月,法军突然炮轰驻守谅山的清军,同时向中国海面调集军队,战争进入第二阶段。8月,法军进犯台湾,但在中国军民的抗击下,遭到失败。在中越边境地区,西线的刘永福黑旗军与越南人民并肩战斗,在临洮大败法军。在东线,1885年3月,冯子材指挥清军取得镇南关 (今友谊关)谅山大捷,沉重打击了法国侵略者,导致法国茹费理内阁垮台。但卖国的清政府却在胜利声中,于1885年6月9日与法国签订屈辱的《中法新约》。

☚ 中俄伊犁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 ☛

中法战争zhong fa zhan zheng

Sino-French War(1884~1885)

中法战争

Sino-French War (1884)

中法战争

清光绪九年七月(1883年8月),法国强迫越南订立《顺化条约》,获得对越南的“保护权”。为迫使清政府承认其对越南的殖民统治,进而侵略中国西南地区,十一月法军进攻山西清军阵地,中法战争正式开始。九年十一月至十年三月为战争的第一阶段,主要战场在越南北部和红河三角洲。部分清军和黑旗军与法军奋战,但因前线指挥将领畏葸退缩,法军连陷山西、北宁等地,占领红河三角洲。清政府被迫接受法国提出的要挟性谈判,派李鸿章赴天津与法使福禄诺于十年四月十七日签订《中法会议简明条款》,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闰五月,法军又挑起谅山事变,同时向中国海面聚集军队。战争遂进入第二阶段,战火分别在越南和中国领土蔓延。在中国战场上,法军进攻台湾,一度占领基隆,突袭福建水师,击毁马尾造船厂。但企图侵占台湾和侵扰浙江沿海的活动受挫。在越南战场上,西线的刘永福黑旗军在云南农民军和越南义勇队的积极配合下,取得临洮大捷,收复十余个州县。在东线,十年二月八日至十三日,冯子材率军取得镇南关一谅山大捷。法国茹费里内阁亦因战败而倒台。李鸿章等则于此时主张“乘胜即收”,二月九日中法两国代表在巴黎签定《停战条件》。三月四日,李鸿章正式同法使巴德诺在天津签订丧权辱国的《越南条款》,从此中国的西南地区成为法国对华侵略的重要基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