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常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常侍

中常侍

官名。秦代置,汉、晋沿置。掌侍皇帝左右以备顾问。汉以后用宦官。《后汉书·百官志三》: “中常侍,千石。本注曰: 宦者,无员,后增秩二千石,掌侍左右,从入内宫,赞导内众事,顾问应对给事。” 《晋书·职官志》: “秦置散骑,又置中常侍。散骑,骑从乘舆车后,中常侍得入禁中,皆无员,亦以为加官。汉东京初,省散骑,而中常侍用宦者。魏文帝黄初初,置散骑,合之于中常侍,同掌规谏,不典事,貂珰插右,骑而散从,至晋不改。” 《金史·百官志二》: “中常侍 (正五品)。”

☚ 中黄门   中侍中 ☛
中常侍

中常侍

官名。秦始置。职给事殿省,赞导内事、顾问应对,为皇帝近侍之臣。属少府。西汉沿置,出入宫殿,侍从皇帝,常为列侯至郎中的加官。东汉自和帝邓太后临朝,乃专以宦者为中常侍,以传达诏令和掌理文书,权力极大 东汉末复参用士人。至魏以后中常侍与散骑合并,称散骑常侍,为正规官,不再为宦官专职。北齐于中侍中省置中侍中及中常侍,掌出入门阁。隋改置内侍省,领内侍、内常侍等官。

☚ 侍中   散骑 ☛

中常侍zhōng cháng shì

官名。秦和西汉时为加官,有此加官,就能入禁中。东汉时由宦者担任,初俸千石,后增到比二千石,掌侍从左右,从入内宫,赞导内众事,皇上提出问题时,负责解答,或受差遣办事(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后汉书·孝桓帝纪》:"壬寅,中常侍单超为车骑将军。"《后汉书·朱乐何列传·朱穆传》:"臣闻汉家旧典,置侍中、中常侍各一人,省尚书奏事,黄门侍郎一人,传发书奏。"三国曹魏黄初年间,与散骑合并,称散骑常侍,改用士人。吴称散骑中常侍,简称中常侍,也用士人。蜀仍用宦者,为近侍之职,干预朝政。西秦置左中右常侍,为中枢官,掌朝政。北魏中常侍地位与少卿相等,侍从皇帝左右,传达诏命,受理尚书、门下奏事。北齐中常侍为中侍中省副长官,四品上,掌出入门閤。隋唐改称内常侍,属内侍省。金章宗太和二年也置,为内侍寄禄官,正五品,用以升内侍局御直、内直有年劳者;初属宫闱局,后属宣徽院。见《文献通考·职官十一·内侍省》、《宋书·百官志下·散骑常侍》。

中常侍

官名。秦始置,西汉沿用,为加官,常以列侯以下至郎中的官员充任。加此号者得出入宫廷,侍从皇帝;服饰为银铛左貂。东汉时中常侍则专用宦官充任,改为本职官,秩千石,后增至比二千石。以传达诏令和掌管文书,权力极大。至曹魏以后,中常侍与散骑合并,称散骑常侍,不再由宦者充任。

中常侍

(1)官名。秦始置,西汉沿置,出入宫廷,侍从皇帝,通常为列侯至郎中的加官。东汉以宦者为之,属少府,秩千石,员额不限。侍从皇帝,备顾问应对,传达诏命和掌理文书。东汉末有所谓十常侍,权力极大。魏晋以后,中常侍与散骑合并,称散骑常侍,改为正规官,不再是宦官专职。惟北齐中侍中省所属的中常侍仍为近侍之职。(2)金代宜徽院内侍寄禄官名。秩正五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