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2.花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2.花生 2.花生50年代主要种植推广经过评比、鉴定出的农家品种。品种有立茎小粒、伏茎大粒、四粒红等。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推广经过系统选育的新品种。主要品种有莱西伏花生、狮头企、油果等。进入70年代以来,辽宁种植的花生品种主要靠引进山东品种,省内育成品种仅有小面积种植。主要品种有白沙1016、徐州68-4、海花1号、锦花3号、连花4号等。 ☚ 1.大豆 3.向日葵 ☛ 2.花生 2.花生花生为广西主要油料作物,其栽培历史已有200多年。种质资源丰富,除多粘型外,各种类型都有,尤其是龙生型种质,在我国占有重要位置。至今广西保存有地方品种资源301份、品系35份;保存有引进区外品种107份、国外品种310份。经过大量的培育、繁育和推广工作,广西花生品种已从蔓生迟熟种为主,转向珍珠豆型早熟种为主,逐渐走向良种化。主要地方品种有普通型,如荔浦番鬼豆、平果大花生、百色大花生等;龙生型,如荔浦大花生、永福大子花生、来宾大豆、凌乐大花生、横县扶渡花生等;珍珠豆型如龙合花生、百色小豆、合油4号、浪江3号选等;蔓生型如丹竹大笃豆、崇左牛角豆等。引进品种主要有狮头企、遁地雷、伏花生、粤油3号、粤油511、粤油551—116、粤选58等。选育品种中单株选育品种有731选、新选1号、合油77—4、贵农5号、桂花14号等。 ☚ 1.甘蔗 3.油菜 ☛ 2.花生 2.花生是广西主要草本油料作物。1949年全省种植花生面积6.67万公顷,总产量约6.2万吨,每公顷产量仅930公斤。新中国成立后,花生有了较大发展。1949—1957年,花生连续7年获得大增产。1957年种植花生面积17.6万公顷,总产量12.31万吨,比1949年分别增长1.64倍和98.55% 。1958年以后,由于大跃进的失误,加上自然灾害的威胁,种植面积和产量都逐年下降。1960年花生种植面积减少为14.57万公顷,总产量仅4.43万吨,比1957年分别减少17.22%和64.01%。从1961年开始,对农村经济进行调整,花生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花生种植面积12.65万公顷,总产量10.51万吨,比1960年增长1.37倍。但尚未达到1957年的水平。1966—1968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动乱影响,连续三年种植面积减少,1969—1978年种植面积、产量都处于徘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扩大了花生种植面积,产量也逐年上升,1986年花生种植面积达18.43万公顷,总产量22.83万吨,平均每公顷产量1.24吨。此后,各地在种植花生中注重应用先进技术,在选育、引进、推广优良品种的基础上,对栽培技术也进行了重大改革,使花生单产获得较大提高。1992年种植面积16.56万公顷,总产27.22万吨,平均每公顷产量1.65吨。在全国排位,面积第5位,总产第7位,单产第18位。单产比全国平均低350公斤,低21.21%。与1978年相比,面积增加0.68万公顷,增长4.28%,总产增加10.54万吨,增长62.44%,单产增加585公斤,增长54.93%。其中玉林市2 206公顷花生,平均每公顷产量2.15吨,创广西最高单产记录。广西绝大多数县市种植花生,其中,南宁、柳州、玉林、梧州、桂林等5个地区和南宁、北海、柳州三个市的种植面积占广西花生面积的87%,总产量则占90%以上。种植5 000公顷上以有来宾、合浦、贵港、柳江、扶绥等县市,种植花生面积最大的是来宾县,为1.19万公顷。 ☚ 1.甘蔗 3.黄红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