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板书zhongxue lishi ketang jiaoxue banshu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室黑板上所书写的文字和绘制图示、图表、板画等的总称。板书是教师口头讲授的重要辅助手段。中学历史课堂的板书,从形式上分为:
❶正板书。包括本课讲授的章节标题和内容提纲, 是板书的主体。正板书根据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 应能完整、系统地体现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 既是教师的讲授提纲, 也是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的提纲; 应要求学生在历史笔记本上记录。正板书通常写在教室黑板的左侧。
❷副板书, 正板书的补充。内容有重要的人名、地名、年代、数字、概念以及生僻难字。副板书一般写在黑板的右侧; 可根据情况, 随写随擦。
❸图示、图表、板画(如历史地图)。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板书, 在设计和安排时, 要能体现出该课的教学中心, 提纲挈领, 重点突出, 条理分明,逻辑性强,详略得当,布局合理,有利于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板书的书写应该工整,字体规范, 标号统一, 行距匀称, 文字、线条清晰, 注意粉笔色彩的搭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板书, 要与教师语言讲授紧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