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衡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衡制

中国衡制

中国历代政府确定的关于衡量物体重量标准的制度,包括衡器、重量单位及其量值、进位制度。衡即平。《汉书·律历志》:“权与物钧而生衡。”用权来平衡物体的轻重。用天平、秤等衡器,以斤、两等为单位,计量物体的质量,谓之衡。中国习惯上把质量称为重量。衡为计量物体重量的标准。现知的中国有关计重单位的最早记载,是西周青铜器铭文中的“匀”与“寽” (即锊)。春秋以前,各地衡制不同。同一名称的重量单位,其量值,各地不同。如锊的量值,有3种记载: (1)《说文·金部》:“锾,锊也。锊,十一铢二十五分之十三也。”百锊为3斤。(2) 《考工记·冶氏》:“ (戈) 重三锊”。郑玄注引郑司农曰:“三锊为一斤四两。则一锊为六两十六铢。北方以二十两为锊。” (3) 《孔丛子·广器):“二十四铢为两。两有半曰捷。倍捷曰举,倍举曰锊,锊谓之锾。”则锊为6两。金村出土东周铜方壶,重量单位是寻与冢。据铭文推算,寽的量值为1230.3克。战国时期魏大梁币百釿为寽。据平安君铜鼎铭文推算,一釿约合12.5克。百釿为寽,一寽合1250克。近人或谓 作 为 货 币 单 位 时 ,1 锊 重铢; 作衡量单位时,1锊重6两或两。以衡制而言,战国时期韩、魏、赵3国的衡制皆承晋制,初期多相同,后各具特点。魏国的衡制用釿、益作单位。10釿为1益。1釿的量值约为30克,1益为300克。赵国的衡制可考者有铢 (朱)、两、斤、半石、石。1斤的量值,据出土物实测,在220.7—268.7克之间。秦国的衡制多仿效三晋衡制,为铢 (朱)、两、斤 (觔)、钧、石5级。据出土物实测,1斤量值在250—260克之间。从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出土铜器刻记的重量单位看,中山国衡制以刀、石为单位。战国后期,衡制渐趋统一。秦汉时将铢、两、斤、钧、石定为5量。铢以下据 《淮南子》记载:“十二粟而当一分,十二分而当一铢。”梁陶弘景在 《名医别录》中说:“分剂之法,古与今异。古无分之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铢以上,24铢为1两,16两为1斤,30斤为1钧,120斤为1石。进位不统一。从宋代起,两以下为分、厘、毫、丝、忽,均10退位。1858年以后,海关在衡制中使用吨 (英文Ton的译音) 作为单位之一。吨有公吨、英吨、美吨之分。1公吨=1000公斤。英吨 (长吨) 1吨=20英担 (长担) =2240磅=1016公斤。美吨 (短吨) 1吨=20美担=2000磅=907.2公斤。北京民国政府1915年1月颁布的《权度法》规定镦为的重量单位。1镦=10石=1000斤。1928年国民政府 《权度标准方案》规定的市用制中,斤之上为担,1担=100斤,1斤=16两,两以下的钱、分、厘、毫、丝均10退位; 标准制则依公制。

☚ 中国地积单位   秤 ☛
0001128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3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