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航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航空中国古代创造的风筝、火箭、松脂灯、竹蜻蜓等飞行器械,可以说是航空器发展的启蒙。后来,西方航空知识传播到中国,中国的知识分子不断地宣传现代航空思想。1887年(光绪十三年)在天津制造了中国的第1枚气球,并实现升空。1899年澳洲华侨设计制造了“中国号”飞艇,后来又有华侨冯如、谭根分别制造了飞机和水上飞机。20世纪初,清政府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驾驶飞机和飞机制造,也建造了一些修理飞机的工厂。30年代,杭州、南昌、成都等地组建了飞机制造厂仿制飞机,其原材料、发动机和设备等依靠从外国进口,直到1949年中国没有独立的航空工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从1928~1949年,先后建立了机场和航空站,成立了航空学校和航空局,培养了飞行人员和航空工程人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建立了强大的人民空军和海、陆军的航空兵,航空工业、航空教育和航空体育运动得到了发展。航空工业从仿制、修理发展到自行设计研制各种飞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保证完成了苏制作战飞机的维护和修理任务;1954年和1956年相继成功仿制了苏联的雅克—18初级教练机和米格—17歼击机,从此中国航空工业进入了喷气时代。从1953年至1957年,中国相继建立了飞机制造厂及其配套的航空发动机、设备和附件的制造工厂,航空工业成了国家新兴的精密机器制造产业。1960年12月,成立了中国航空研究院以及飞机设计、航空发动机设计、航空兵器设计、飞行试验等10个研究所,与50年代中期成立的航空材料、航空工艺和航空情报的研究所,形成了一支完整的航空科学技术研究力量,成为中国航空设计制造发展的坚实基础。中国的航空事业,50年代仿制飞机,60年代开始走上自行设计的道路,经过50多年的发展历程,航空工业为空军和海、陆军的航空兵设计研制了现代战斗机、轰炸机、强击机、直升机、军用运输机、专用飞机、无人驾驶飞机等,以及各型航空发动机、战术导弹和与主机配套的机载设备;为民航运输业生产了民用运输机、客机和直升机。民航事业蓬勃发展,除台湾省外,各省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都有与北京连接的航线;北京和许多大城市都有国际航线业务,飞往五大洲53个以上的城市。中国民航开展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航空测绘、水利、探矿、航空气象、石油、邮电、环保等等专用航空业务;还执行了抗洪、抢险、救灾等任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