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古代地方官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古代地方官学 013 中国古代地方官学中国封建王朝,按着地方行政区划,由地方官府所办的学校。汉代时期的地方官学。中国古代地方官学,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乡学”之设的传说,但从严格意义来说,古代地方官学,则始自汉代。汉景帝末年(前2世纪中叶),蜀郡(今四川)郡守文翁注重教化,在成都建立学官,汉武帝对此十分赞许,乃下诏,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以后,一些郡开始设置学官。南北朝时期的地方官学。这一时期,由于国家常处于战乱、分裂之中,造成官学时兴时废的状态,这时的地方官学较之中央官学更为衰废。魏、蜀、吴三国,都曾设有地方官学,均设置时间不长。两晋时期,地方官学有所倡设。东晋时期的北方各国,也崇儒立学,有的亦设有地方学校。南北朝时期,曾分遣博士、祭酒到州郡立学,重要的地区如交州、荆州等地都有兴学的记载。北朝地方教育较南朝发达。献文帝 (466)时制定了官学制度,规定:大郡立博士2人,助教4人,学生100人;次郡立博士2人,助教2人,学生80人; 中郡立博士1人,助教2人,学生60人;下郡立博士1人,助教1人,学生40人。隋唐时期的地方官学。隋代由于立国较短,隋文帝、隋炀帝曾设庠席郡县之学,但实际上“空有建学之名,而无弘道之实”。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盛世”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在贞观时分为10道,开元时分为15道,每一道统辖若干府或州,每一府或州统辖若干县。地方官学附在府州和县设有由长史管辖的“儒学”外,还设有直辖于太医署的府州“医学”,直辖于中央礼部下的词部的府州“崇玄学”。府州医学自贞观三年(629)始设,置医药博士及学生若干人。崇玄学于开元二十九年(741)设立。宋辽金时期的地方官学。宋代地方行政区划为路、州(府、军、监)、县三级。每一路管辖若干州或若干府、军、监; 每一州(府、军、监)各管辖若干县。地方官学只有州(府、军、监) 学和县学两级。宋代地方官学于仁宗庆历四年(1044)开始设立,诏诸州府军监立学,学者200人以上允许设置县学。徽宗崇宁元年(1102)撤销限制,所有州县一律置学。宋代地方官学在学校管理方面的特点: ☚ 中国古代中央官学 私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