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严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严光

东汉隐士。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少有高名,曾与刘秀同学。秀称帝后,光改姓名,隐居不见。秀寻访得之,三聘而后至于京师洛阳,礼遇极优。任为谏议大夫,不就,仍隐居于富春山。建武十七年(41年)复下诏特征,终不至。

严光

严 光 马洪才 新四军人物志(上集)第121页


严光

严 光
严 光(1915— )
严 光(1915— )
黄震遐编著
星火燎原编辑部
姜廷玉主编
*中共军人志第738页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第二集第382页
中国人民解放军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人物志第424页
严光

严光

西晋杂传体小说。皇甫谧撰。原载《高士传》。吴曾祺《旧小说》、李格非等《文言小说》皆录入。严光。一名严遵,字子陵,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东汉初隐士,《后汉书》有传。本篇叙写:严光,少有高名,曾同刘秀游学。及刘秀称帝,严光乃变易姓名,隐而不见。光武帝思其贤,乃物色求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为严光,乃遣安车征聘之,去了三次都未征来。司徒侯霸(字君房)与严光有旧交,欲请严光屈身到侯霸处语言,遣使西曹属侯子道奉书。而严光不起,于床上箕踞,抱膝发书,读讫,问子道曰:“君房素痴,今为三公,宁小差否(还嫌官位不高吗)?”子道传侯霸之言,严光则说:“天子征我三次,人主我尚不见,能见人臣吗?”后来光武帝车驾亲幸其馆,严光卧而不起。帝即卧所抚其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严光又眠而不答,良久,才张目而言,谓“士故有志,何至相迫”。帝竟不能请他下床,只得升舆叹息而去。后来帝把他召入洛阳,共卧一起,拜授为谏议大夫,不就,归耕于富春山;复特征,仍不至,于家耕钩,年八十而终。后人称其钓处为“严陵濑”。小说通过对严光生平事迹的描写,表现了这位隐逸之士高洁傲世的品格与风貌。作品以简洁的文笔,或侧写,或直写;或简写,或精雕细写;或叙述事状,或写对话,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这是侧写严光的“和光同尘”的隐逝情状,初现隐士风貌。帝遣“安车玄纁聘之”、侯霸遣使下书等,则是直叙,展现了严光不愿出仕、洁身自好的品格。帝车驾亲幸特召,详写共语或对话情状,活现出了严光傲俗不凡的品性。

☚ 渔父   梁鸿 ☛

严光

 

·皇甫谧·


 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同光武游学。及帝即位,光乃变易姓,隐逝不见。帝思其贤,乃物色求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光也。乃遣安车玄纁聘之,三反而后至。司徒霸与光素旧,欲屈光到霸所语言,遣使西曹属侯子道奉书。光不起,于床上箕踞,抱膝发书。读讫,问子道曰:“君房素疑,今为三公,能小差否。”子道曰:“位已鼎足,不痴也。”光曰:“遣卿来何言,子道传霸言。”光曰:“卿言不痴,是非痴语耶。天子征我三乃来,人主尚不见,当见人臣乎。”子道求报。光曰:“我手不能书,乃口授之。”使者嫌少可更足。光曰:“买菜乎,求益也。”霸封奏其书。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卧所,抚其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耶。”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而言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耶。”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故旧,相对累日。因共偃卧,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
 吁嗟子陵 少与龙潜 飞腾天位 书至连连
 北军亲就 内榻同眠 富春之滨 客星皎悬。
 

〔选自《高士传》〕

●●
 《严光》这篇小说以东汉初著名隐士严光为原形,塑造了一位清心澹泊的隐士形象。严光是汉光武帝刘秀少年时的同学,东汉王朝建立,刘秀当了皇帝,严光便改名更姓走上归隐之路,后来被召到京师洛阳,任为谏议大夫,严光执意不仕,归隐于富春山。作者在这篇小说里虽然没有直接表示对隐士的态度,但透过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仍然能领悟到严光这个形象寄寓着作者思想和追求。在作者的心目中严光不是一位一般的隐士,而且是“品德高尚”的君子。小说开篇便用叙述的语言侧面烘托了这位隐士的“高尚品德”,“少有高名”、“帝思其贤”,“高名”和“其贤”为全篇奠定了基调,正是严光的“高尚品德”,致使这位身居至尊的刘秀耿耿于怀。
 小说围绕着中心人物组织材料,主要采用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这比起同时期志怪小说那种以较短的形式杂记各种不相连属的怪异故事更具有小说的韵味。《严光》这篇小说主要选取了二件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表现严光的思想性格:其一司徒霸遣子道奉书;其二刘秀亲自幸其馆。
 在司徒霸遣子道奉书之前,作者用简练的语言交待了严光是怎样地被请到京师洛阳,“三反而后至”三者,多次也。“三”表示了请到这位高士如何不易。作者还交待了“司徒霸与光素旧”,为以下的情节作好了铺垫。在子道奉书这一情节中,作者又巧妙地安排了一个人物动作细节表现严光的隐士风度。当子道奉书于严家时,“光不起,于床上箕踞,抱膝发书,读讫、问子道曰……”宾客临门,上前迎接,乃人之常礼,而这位隐士非但不迎,反而卧床不起,此傲慢之态淋漓尽致;“箕踞”即双脚岔开呈簸箕状,此轻蔑之举昭然;客人至,主人视而不见,接着“抱膝发书”直到“读讫”方与来客对话,此清高之情溢于言表。这一细节生动形象,活画出严光清高傲慢的性格特征,从而使人物形象突出鲜明。严光不仅是对“素有旧”的司徒霸所遣的使者如此,就是当今的皇帝也不放在眼里,刘秀幸其馆,“光卧不起”,这位天子只能屈尊“卧所”“抚其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耶?”此时严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而言”。皇帝面前如此之傲慢,可谓傲慢之极。这两个表现严光的动作细节,把人物清高傲慢的隐士风度表现的淋漓尽致。
 《严光》这篇小说在塑造人物上还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作者善于运用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最能显现人物心灵的莫过于人物的语言。当司徒霸的使者传达了主人所言之后,“是非痴语耶,天子征我三乃来,人主尚不见,当见人臣乎?”从这犀利的反诘中透露出严光是何等的不愿来此。反映了严光对归隐的坚决态度。刘秀劝严光“相助”时,严光则措词婉转“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严光的语言软中有硬,将了刘秀一军,最后刘秀只能“升舆叹息而去”。
 小说在表现人物时运用有代表性的事例和代表性的人物语言,使人物刻划的生动、形象。从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在写作中汲取了史家记人的优良手法。作品取材于历史,但又不拘于历史,这对后人的小说特别是历史小说的影响甚大。

严光

借指隐士。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诗:“副君迎绮季,天子送严光。”
○ 严陵

严光19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湖北大吾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排长、连政治指导员、连长,红军大学区队长、教员。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1分校营长兼主任教员、副大队长,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支队大队长,八路军第5纵队3支队8团参谋长,新四军第3师9旅26团副团长兼参谋长,第4师9旅20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9旅26团团长,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后方办事处处长,江淮军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皖北军区副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皖北军区参谋长,安徽军区参谋长、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安徽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南京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严光

东汉初隐士。字子陵。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少与刘秀同学。刘秀即位后,他改名隐居。后被召到京师洛阳,任为谏议大夫,他坚不肯受,归隐于富春山。

严光

东汉初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一名遵,字子陵。曾与刘秀同学。少有高名。东汉建,他更改姓名后隐居。后被征到洛阳,致书司徒侯霸:“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光武帝屡屡劝他出仕,他以“士故有志”拒之,矢志不从。年八十,死于家。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