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两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 ![]() ![]() 与诉讼有关的人 与诉讼有关的人主 ☚ 认识的人 无关的人 ☛ 诉讼 诉讼讼(讼矢;讼诉;讼诉;词讼;辞讼;诉讼;言讼;狱讼) 词(词讼;词诉;质词) 狱 言告 官司(打官司;吃~) 珥笔 雀角辞诉 辞诉 狱犴 告事 经官动词 经官动府 另见:告发 违法 冤屈 法律 判决 案件 ☚ 诉讼 争讼 ☛ 两造诉讼双方,即原告和被告。《周礼·秋官·大司寇》:“以两造禁民讼。”郑玄注:“造,至也;使讼者两至。”《尚书·吕刑》:“两造具备,师听五辞。”孔颖达疏:“两,谓囚证。造,至也。两至具备则众狱官共听其入五刑之辞。”造通曹。《说文解字》:“曹,狱两曹也。”段玉裁注:“两曹,今俗所谓原告被告也。古文尚书,两造具备,两造即两曹。”古代法官审案,要求原告和被告必须同时到庭。 两造 两造诉讼名辞。诉讼活动中的双方当事人。《尚书·吕刑》: “两造具备,师听五辞; 五辞简孚,正于五刑。”孔安国曰: “两谓囚证。造,至也。两至具备,则众狱官听其入两造辞。”郑玄注: “造,至也。使讼者两至。” ☚ 良家女愿与人奴为婚归属 辽国刑法 ☛ 两造 两造《尚书·吕刑》称诉讼双方当事人为两造,规定凡是诉讼须“两造俱备”,原被告双方当事人要同时到达审判场所,席地而坐,相对论争,而后由法官坐堂问案,作出裁决。若原、被告一方为大夫以上的官僚贵族,则享有不出庭的特权,他们可指派亲属或随从代理诉讼。 ☚ 狱讼 祥刑 ☛ 两造原告和被告的合称。始称于西周,取义于争讼双方并至法庭。《周礼·秋官·大司寇》:“以两造禁民讼。”《注》:“造,至也。使讼者两至。”在西周,除有“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的规定外,两造具备是审判的必要条件。《尚书·吕刑》:“两造具备,师听五辞。”后来,“两造”之名延伸成双方当事人的称谓。 两造liang zao❶both parties in a lawsuit 两造both parties in a lawsuit;plaintiff and defendant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