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

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liangtiao yimian zhixian de juli

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在这两条异面直线间的线段的长度.
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是两条异面直线之间的“远近”的量度.
求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常用的方法是:
❶根据定义,找出(或作出)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并求出公垂线在两条异面直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如下面例题中的第❶小题.

❷利用“如果一个平面通过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且平行于另一条,那么后一直线与平面之间的距离等于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参见“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如下面例题中的第
❷小题的解法1.

❸利用“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分别通过两条异面直线,那么这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等于这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如下面例题中的第
❷小题的解法2.

❹利用代数中求函数的极值的方法.如下面例题中第
❷小题的解法3.

❺利用公式(参见“异面直线距离的计算公式”).
例 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a.
❶求AC与BD1间的距离.

❷求A1C1与B1C间的距离.

图1

图2



❶如图1,连结BD.设AC∩BD=O.因为DD1⊥平面AC,所以DD1⊥AC.又AC⊥BD.所以AC⊥平面BDD1.在平面BDD1中,过O作OE⊥BD1于E.则OE是AC和BD1的公垂线.因为Rt△BEO∽Rt△BDD1,所

所以

因此

AC与BD1间的距离为


❷解法1 如图2,连结AC,BD,B1D1,AB1.设AC∩BD=O,A1C1∩B1D1=O1.易证A1C1∥平面AB1C.因此A1C1上任何一点到平面AB1C的距离就是A1C1与B1C间的距离.因为∠O1B1C=∠O1B1A.容易证明点O1到平面AB1C所引垂线的垂足一定在∠AB1C的平分线B1O上.设O1E⊥平面AB1C,连结OO1.在Rt△OO1B1中,因为O1E·OB1=OO1·O1B1,所以

所以A1C1与B1C间的距离为

解法2 如图3,容易证明B1C所在的平面AB1C与A1C1所在的平面A1DC1平行.设对角线BD1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点分别为E,F.根据三垂线定理和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证出BD1垂直于这两个平面.因而EF即为这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即为A1C1与B1C间的距离.在Rt△BB1D1中,BB12=BE·BD1,所以

同理

所以

EF=BD1

图3

图4


解法3 如图4,在B1C上任取一点E,在平面BC1内过E作EF⊥B1C1于F,则EF⊥平面A1C1.在平面A1C1内作FG⊥A1C1于G.连结EG.由三垂线定理得EG⊥A1C1.所以EG是点E到A1C1上各点连线中最短者.设EF=x.因为∠EB1F=45°,所以B1F=x.C1F=a-z.

又∠FC1G=45°,所以

在Rt△EFG

中,

所以EG2的最小值为

因此EG的最小值为

于是A1C1与B1C间的距离为
☚ 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   异面直线距离的一种计算公式 ☛
0001292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