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两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衣衫袍襖 > 兩當 兩當 liǎngdāng 亦作“裲襠”、“兩襠”。無袖無領的短衣。形如今之背心。先秦已有此物,魏晉南北朝始盛行,有鐵、繡、綿、夾等製,影響後世深遠。形制歷代有變化,但大同小異,而名稱亦有不同,如袙腹、搭護、坎肩等等。《廣雅·釋器》:“裲襠,謂之袙腹。”王念孫疏證:“裲襠蓋本作兩當。鄭注《鄉射禮》云:直心背之衣曰當。《釋名》云:裲襠,其一當胸,其一當背也。”《南史·柳元景傳》:“安都怒甚,乃脱兜鍪,解所帶鎧,唯著絳衲兩當衫,馬亦去具裝,馳入賊陣。”又《沈攸之傳》:“攸之有素書十數行,常韜在兩襠角,云是宋明帝與已約誓。”《新唐書·憲宗十八女傳》:“主次太原,詔使勞問係塗……群臣請以主左右上媵戴鬢帛承拜,兩襠持命。又詔神策軍四百具鹵簿,群臣班迓。主乘輅謁憲、穆二室,欷歔流涕,退詣光順門易服、褫冠䥖待罪,自言和親無狀。帝使中人勞慰,復冠䥖乃入,群臣賀天子。”《宋起居注》:“憂未除,常著青絳衲兩當衫。” 裲襠 上衣 上衣衣 上服 震越 ☚ 外衣 各种人的衣 ☛ 两当liǎngdāng也称“两裆。”一种短袖衫,形似今之背心。《南史·柳元景传》:“安都怒甚,乃脱兜鍪,解所带铠,唯著绛衲两当衫,马亦去具装,驰入贼阵。”《南史·沈攸之传》:“攸之有素书十数行,常韬在两裆角,云是宋明帝与己约誓。”《新唐书·宪宗十八女传》:“群臣请以主左右上媵戴鬓帛承拜,两裆持命。” 两当 两当陇东南重镇。在今甘肃东南边沿,向有“陇秦屏蔽、巴蜀襟喉”之称。秦属陇西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设故道县。北魏置两当县。隋唐因之。唐属凤州河池郡。宋归凤州,元、明属徽州,清归秦州。境内有明文庙大殿等古迹。 ☚ 宁远 徽州 ☛ 两当县名。北魏置,治所在今甘肃两当县东杨家店。北宋至道初迁治今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