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丢巧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丢巧针

旧俗有七月七日乞巧凤俗。明刘侗《帝京景物略》二:“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 则看水底针影,有出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参见【乞巧】。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節慶部 > 活動(附) > 丢巧針
丢巧針  diūqiǎozhēn

亦稱“浮巧針”、“丟針兒”。明清時流行於全國各地的一種七夕乞巧活動。投針於碗水中,視水底日影所成花紋,以卜巧拙。明·劉侗等《帝京景物略·春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針,婦女曝盎水中,頃之,水膜生面,綉針投之則浮。則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茹影者,爲乞得巧。其影粗如槌,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徵矣。”明·沈榜《宛署雜記》卷十七:“七月浮巧針、掛地頭、祭麻殼。”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丢針》:“京師閨閣,於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綫,觕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謂之丟針兒。”參閱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七夕》、清光緒年間《祥符縣志·風俗志·節序》。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