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西葫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西葫芦1740南瓜。中原官话。山西临猗〖 〗。

西葫芦summer squash

葫芦科(Cucur-bitaceae)南瓜属中叶片具较少白斑,果柄五棱形的栽培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学名Cucurbita pepo L.,别名美洲南瓜。染色体数2n=2x=40(~42)。果实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多以嫩果炒食或作馅,种子可加工成干香食品。西葫芦原产北美洲南部,到19世纪中叶中国开始栽培,现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欧、美洲最为普遍。
植物学特征 茎矮生或蔓生,五棱,多刺。叶硬直立,粗糙,多刺,宽三角形,掌状深裂。雌雄异花同株,花单生,黄色。雄花筒喇叭状,裂片大,萼片下少紧缢;雌花萼筒短,萼片渐尖形。花梗五棱,果蒂处稍扩张。果实多长圆筒形,果面平滑,皮绿、浅绿或白色,具绿色条纹。成熟果黄色,蜡粉少。种子扁平灰白或黄褐色,周缘与种皮同色,珠柄痕平或圆,种子千粒重140克左右。


西葫芦


类型和品种 西葫芦按植株性状分三个类型。
矮生类型 早熟。蔓长0.3~0.5米,节间很短。第一雌花着生于第3~8节,以后每节或隔1~2节出现雌花。主要品种有:❶花叶西葫芦:由阿尔及利亚引进。耐寒,叶面近脉处有白斑。主蔓5~6节出现雌花,以后每节有雌花。嫩果长筒形,皮色深绿,重0.5~1.0公斤。
❷站秧西葫芦:东北地区栽培较多,株高30~35厘米,能直立。嫩果长圆筒形,皮白绿色,重1~2公斤。
❸一窝猴西葫芦:中国北方栽培。主蔓第8节出现雌花,以后连续7~8节均有雌花。嫩果皮墨绿色,果面有5条不太明显的纵棱。每株可结瓜3~4个,单果重1~2公斤。
半蔓生类型 中熟。蔓长0.5~1.0米,主蔓8~10节着生第一雌花,很少栽培。
蔓生类型 较晚熟。蔓长1~4米,节间较长,主蔓在第10节以后开始出现雌花。耐寒力弱,抗热性强。主要品种有:长西葫芦(又名苯西葫芦),北京地方品种,蔓长2.5~3.0米,果实圆筒形,皮墨绿、乳白及花色,长34~38厘米,横径16~19厘米,单果重2公斤左右;扯秧西葫芦,甘肃地方品种,蔓长4米左右,果实圆筒形,果面有棱,皮白色,间有深绿色花纹。生长势旺,晚熟,产量高。
西葫芦中还有珠瓜(var.ovifera)和搅瓜(var.medullosa)两个变种。
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近似于南瓜,其不同特点是:❶生长发育的速度较南瓜稍快,果实的生长期较短,为30~40天。
❷以嫩瓜为产品,种子未变硬前采收,每株座果数和采果数均较多。
❸需水量大。
栽培技术 多一年一茬,一般行育苗移栽,南方无霜或轻霜地区,多在1月至3月播种,长江中、下游地区冷床育苗的播种期为3月上旬,露地直播多在3月下旬。北方春季须在断霜后定植,直播的须掌握在断霜后出苗。定植密度每亩1 500株左右。短蔓类型不需整枝和压蔓。需经常灌水,保证嫩瓜迅速生长。开花后10~15天及时采收。
西葫芦与南瓜属中其他栽培种之间的杂交亲合性不高。

西葫芦summer squash

Cucurbita pepo L.,又称美洲南瓜,含搅瓜、珠瓜两变种。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原产北美洲,中国北部栽培较普遍。茎蔓性或矮生。叶有3~5深裂。果圆筒形,果面平滑;未熟果绿或绿白色,有条斑,成熟果黄色,表面蜡粉少;果蒂不膨大,果肉含糖及淀粉较少。栽培方法似南瓜。品种有花叶西葫芦、青皮西葫芦、一窝猴、面搅瓜、金瓜等。矮生类型早熟,蔓性类型较晚熟。有些品种成熟果为深黄色,果肉经水煮或冷冻后能搅成丝状作菜用。

西葫芦

summer pumpkin(/squash)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