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营河水库灌区
位于武威市灌区西南40公里西营河出山口段四沟嘴。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的调蓄工程。灌区东连金羊、永昌井泉灌区,东南与金塔河灌区相邻, 西南与西北分别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永昌县接壤。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30公里,总面积1 455平方公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在2 150~1 510米之间。为冲积洪积扇平原,适宜各种粮油作物种植,多年平均降水量180毫米,蒸发量达2 115毫米,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西营河是石羊河水系的较大河流, 水源于祁连山东端冷龙岭北麓, 主流宁昌河与支流水关河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铧尖乡水关口处汇合,河道全长77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7亿立方米, 河流水能蕴藏量4.4万千瓦。灌区自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设郡,即开始戍兵屯田,兴修农田水利。但由于历史变迁,灌区内水利设施时兴时废,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即新修渠道引水枢纽1座,总干渠2条,长25.6公里,干渠9条长97公里,全部为干砌卵石衬砌渠道,灌溉面积扩大为32.2万亩。从1962年开始,对灌区重新进行全面规划和系统建设, 到1990年建成水库,总库容2 400万立方米;浆砌卵石总干渠1条,长10. 9公里,干渠5条,长82. 9公里,各类建筑物230座, 支渠65条, 长221.4公里。建成条田30万亩。利用干渠水能修建3 750千瓦水电站1座,50至160千瓦小水电站8座,在灌区下游建成机井355眼,同时在灌区中游地区,建成人畜饮水机井58眼,蓄水池541座,水窖170座,截引地下水工程4处。40年来, 累计工程总投资达3 600多万元,灌溉面积达到38. 5万亩, 成为武威市最大的河水灌区。彻底解决了灌区11. 5万人和10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