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文化活动公元前125年,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的僧侣、探险家、旅游家,沿丝绸之路,东来西去,传播宗教、科技、艺术,共建人类文明。大食、波斯的香料、石硫黄、绿盐、金星矾、乳香、安息香等药物,收入李时珍《本草纲目》。西域胡粉(铅粉)、颜料,为中原妇女崇尚。制糖、酿酒、玻璃技术传入;建塔、凿窟、楼阁结构,中方受到印度影响。713~740年,隋唐用天竺九执历,制定大衍历。阿拉伯天文、数学、特别是回回万年历,影响中国400年。1263年,忽必烈委任叙利亚人爱薛专管西域星历,命不花剌人札马剌丁编 制《万年历》。13世纪,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编 入中国数学,阿拉伯数字在中国传播。伊儿汗国炮匠亦思马因和阿老瓦丁,传造 回回炮技术。中国造纸术、雕版和活字印刷术、炼丹术、脉术、指南针、中国雪(硝)、火药,西传中亚、波斯、欧洲,迅速在波斯、德意志、意大利流传。1450年,谷登堡才将木活字改为金属活字,加快文化传播。1466年,意大利首建印刷厂,译出《本草纲目》。14世纪,欧洲对伊斯兰战争,使用火药、火器。西域杂技百戏、魔术、化装舞蹈,备受中土人士青睐,音乐歌舞风行朝野。隋9部乐,唐定为10部乐,其中燕乐、清商为中国传统音乐外,其余西凉、龟兹、疏勒、高昌4部为西域音乐,天竺、高丽、安国、康国4部为外国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