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萧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萧何?—前193

西汉初大臣。沛县丰邑(今江苏丰县)人。通晓法律法令,秦时任沛县主吏、泗水郡卒史。刘邦起事后,任为“丞”,督办日常事务。汉元年(前206年)十月,义军攻取咸阳后,出面收取秦政府的法律、诏令、文献、档案,由此掌握了全国的地形、户籍和物产情况,为日后的政治、军事斗争提供了依据。当项羽违背义帝之约,将刘邦改封到偏远的巴、蜀、汉中,楚、汉矛盾处于一触即发之时,说服刘邦先收巴蜀,暂作战略退却以保存实力。楚汉战争中,曾力荐韩信为大将。战争期间,留守关中,建立起巩固的后方根据地,不断以兵员粮草支援前线,多次挽救汉军于危亡之际。西汉建立后,受封酂侯,任相国,协助高祖消灭韩信、陈豨、英布等反叛、割据势力;推行与民休息政策,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又参照《秦律》,制定《汉律》九章(今佚)。死前举荐与己不和的曹参接任相国,表现了捐弃个人恩怨,以封建国家利益为重的宽阔胸怀。但在刘邦面前过分小心行事,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为保全名节,有时甚至违心地施展防身之术,以迎合主子的意图。

萧何

萧何?—前193

西汉初大臣。沛(今江苏沛县)人。原为沛主吏掾,后辅佐刘邦,因开国有功,封酂侯,为相国。善篆、籀、草、隶。未央殿建成时,覃思三月以题其额,题时观者如流水。善用秃笔书写,时人称为“萧籀”;又曾题“苍龙”、“白虎”二观,时人称为“署书”。曾与张良等人论笔,认为: “笔者,意也;书者,胥也;力者,通也;塞者,决也。”

☚ 程邈   严延年 ☛

萧何xiāo hé

〖名词〗
萧何(?—前193),汉初大臣。沛县(今属江苏)人。曾为沛县吏。秦末佐刘邦起义。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了重要作用。后封酂侯(2)。《管仲论》: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萧何将要死的时候,举荐曹参来代替自己。

萧何?—前193

沛县(今属江苏)人,汉初大臣。秦末为沛县吏,佐刘邦起义,后为丞督事。入咸阳后,收取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楚汉相争时,以丞相身职留守关中,输送士卒粮饷,建法令制度,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高祖崩,何事惠帝。孝惠二年(193),何薨,谥曰文终侯。曾提出“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策,并参照秦法律制定《九章律》。

萧何?—前193年

秦末沛县 (今属江苏) 人,曾为沛县吏,随刘邦起兵反秦。起义军入咸阳,搜集秦朝的律令、图书和档案,为汉初制定法律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楚汉战争中,以丞相身份留守关中,建立了汉朝的宗庙社稷,制定了法律制度,在局部地区首先恢复了社会秩序,安定人民的生活,支持了统一战争。汉王朝建立后,因为刘邦在进关时宣布的“约法三章”,已经不能适应治理全国的需要,他根据汉代的具体情况,参照秦律,在秦律六篇基础上,制定了汉 《九章律》。

萧何?—前193

汉初大臣。沛(今江苏沛县)人。早年为沛县吏。秦末随刘邦起义。刘邦入咸阳,他收秦丞相、御史府律令、图书,使刘邦得以了解全国山川地势、郡县户口、风土民情。刘邦为汉王,他为丞相。极力推荐韩信任大将。楚汉战争爆发后,他留守关中,侍从太子,稳定地方秩序,主持生产,使关中成为汉军可靠后方。又多次调发关中士卒,输送粮草于前线,使汉军及时得到兵员补充,粮饷供应,为刘邦战胜项羽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刘邦称帝,以他功为最高,位次居第一,封酂侯。助刘邦重定律令制度。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刘邦率兵击陈豨,他助吕后用计诛杀企图反汉之韩信,拜相国。所作《九章律》已佚。

萧何

050 萧何?—前193

西汉政治家。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为沛主吏掾。前209年佐刘邦起义。攻占咸阳后收秦丞相御史府藏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户口民情,为刘邦制定政策、指挥战争积累资料。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后,他定计以巴、蜀为基地,招纳贤才,伺机还定三秦,夺取天下。楚汉战争中,荐韩信为大将,自以丞相身份留守关中,建立汉朝的宗庙社稷,制定法律制度,安定人民生活,输送士卒粮饷,支援全国统一战争。汉朝建立,封诸侯。协助刘邦、吕后诛韩信、陈豨、英布等异姓侯王;推行与民休息政策。又以秦律六篇为基础,“取其宜于时者”,制定汉《九章律》,对后世影响很大。

☚ 汉高祖   曹参 ☛
萧何

萧何?—前193

汉初沛县(今江苏沛县)人。初任秦沛县吏。秦二世元年 (前209) 随同刘邦起兵,邦为沛公,何为沛丞。汉王元年 (前206),沛公率军进入咸阳。诸将皆争相奔走金帛财物之府,而何独先入秦丞相御史府,收其律令图书藏之。因此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户口多少及社会民情。沛公立为汉王后,何建议刘邦先据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然后占有巴蜀,还定三秦,以图天下。汉王采纳了萧何的建议,并以何为丞相。何推荐韩信,汉王以为大将军,令其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镇抚后方,使给军食。汉王二年,刘邦领兵与项羽争斗。何乃留守关中,供应前方粮饷,及时兵员,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可靠根据地。汉王五年,刘邦称帝。以萧何功劳劳最大,名列第一。 先封为酇侯, 食邑八千户。 又悉封何父母兄弟十余人,皆有食邑; 另增封何二千户。高帝刘邦还令何制定汉律,何遂参照秦法,增设新令,制定了 《九章律》。高帝十一年 (前196),何协助吕后捕杀淮阴侯韩信,拜为相国。及高帝死,惠帝即位,何仍为相国。何病危时,惠帝亲自前往探视。于是他推荐曹参继任相国,于惠帝二年 (前193)病故。谥曰文终侯。子萧禄袭爵。

☚ 范增   曹参 ☛

萧何?—前193

秦末沛县(今江苏)人。曾为沛县吏,后随刘邦起兵攻入咸阳。何搜集秦朝的律令图书,得以确掌全国山川险要、郡县户口、社会情况。刘邦为汉王时,封为丞相。楚汉战争中,留守关中补兵馈饷。汉朝建立后,论功第一,封为酂侯。汉之律令典章多由其制定。所作《九章律》,已佚。


萧何?—前193

汉初大臣。沛县(今属江苏)人。原为县吏,佐刘邦起义。攻入咸阳时,他收藏秦政府律令图书,以备后用。楚汉战争中,荐韩信为大将,自己以丞相身分留守关中,输送粮饷士卒,对消灭项羽,建立汉朝贡献很大。后封酂侯,曾协助高祖杀韩信等异姓诸侯王,定律令制度。作《九章律》,今佚。

萧何?~前193

汉初大臣,政治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早年为沛县吏。秦末随刘邦起义。刘邦入咸阳,他收秦丞相府御史府律令、图书,使刘邦得以了解全国山川地势、郡县户口和民情。刘邦为汉王后,他为丞相,极力推荐韩信任大将。楚汉战争爆发后,他留守治理关中,及时向前线补给兵员粮草军需,为战胜项羽提供了可靠后勤保障。刘邦称帝,论萧何以最大功勋和最高臣位,封酂侯。他帮助刘邦重定律令制度。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他帮助吕后用计诛杀企图反汉的韩信,拜相国,故有“成亦萧何败亦萧何”语。所作《九章律》已佚。

萧何

萧何?~前193

西汉初名臣。沛(今江苏沛县)人。初以文无害为沛县主吏掾,常常以工作之便护佑刘邦。秦末佐刘邦起义。义军入咸阳,诸将皆争分金帛财物,独他收取秦政府的律令图书,从而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和当时的社会情况。楚汉相争中,荐韩信为大将,以丞相身份留守关中,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王朝起了重要作用。以功第一封为酂侯,为汉开国名相。他亲自制定汉律令制度,协助刘邦消灭韩信、陈豨、英布等异姓诸侯王。所作《九章律》(今佚)在中国法制史上有重要地位。汉定都长安后,由他主持营建工程。他认为:“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亡(无)以重威”(《汉书·高帝纪》)。他治未央宫,所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均体现了“壮丽重威”的建设原则。其居家置田宅,必取穷僻处,不治垣屋。说:“令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汉书·萧何传》)。临终前向惠帝推荐曹参继任汉相。

☚ 季心   阳成延 ☛

萧何

Xiao He (?-193BC)—prime minister of the early Han Dynasty
成亦~、败亦~(宋·洪迈《容斋随笔·萧何绐韩信》)the be-all and end-all of sth;the same person can contribute to both your success and downfall;success and failure (of sb or sth)are both due to the same person or factor (Miscellaneous Notes from the Tolerant Study by Hong Mai)

萧何?—前193

西汉初大臣,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为沛主吏掾。秦二世元年(前209)佐刘邦起义。刘邦率义军入咸阳,诸将皆忙于分取府库财物,而他却收取秦王朝之文献档案,掌握全国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及当时社会状况。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他劝说刘邦暂作战略退却,以保存汉军实力。又荐韩信为大将,还定三秦。楚汉战争中,自以丞相身分留守关中,输送士卒、粮饷。汉朝建立,封酇侯。参照《秦律》,制定《汉律》九章;推行与民休息政策。

萧何?—前193

汉初大臣、政治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曾为沛县吏。刘邦为亭长时,他曾佐之。公元前209年,佐刘邦起兵,入咸阳,诸将皆争取金帛,他独收取秦相府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楚汉战争中,荐韩信为大将,自任丞相,留守关中,转送粮饷,军需无乏,对刘邦战胜项羽,立有大功。汉朝建立后, 以功第一封酂侯,定律令制度, 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对发展生产,巩固中央集权起过重要作用, 为开国名相。所作《九章律》,今佚。卒谥文终。

萧何?—前193

汉初沛县(属江苏)人。秦时为沛县主吏掾,刘邦为亭长时,常得其助。秦二世元年(前209)随刘邦起义。攻入咸阳后,收藏秦朝律令图书,了解了天下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和民间疾苦之事。楚汉战争时,力举韩信任大将军;先后以丞相职务留守巴蜀、关中,供给前线兵员粮草,使汉军不断得到补充,为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全国作出了重要贡献。后为相国,封酂侯。曾对秦律删改订补,著成汉《九章律》。推行“与民休息”政策。又佐助刘邦诛灭韩信、陈豨、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巩固了汉初的封建统治。(参考图18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