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二汉水辨地理考证著作。清王士正(1634—1711)撰。一卷。士正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卒。后人避世宗讳,改名士正。乾隆中赐名禛,谥文简。山东新城人,顺治进士。由扬州司理累官刑部尚书。有《带经堂集》等。是书乃作者两入秦蜀,亲探东西二汉水源委,详考桑钦《水经》、常璩《华阳国志》、郦道元《水经注》等诸书而作,约成于顺治年间。先叙百牢关(今陕西勉县西南)下分水岭,岭东水合漾水为沔;而为东汉;岭西水皆南流合嘉陵水而为西汉。驳桑、常等以漾水为东汉、以沔出嶓冢合白水为西汉。主张《通典》嶓冢山有二,一在天水上邽,一在汉中金牛之说。为研究汉水上源重要史料。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