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觉悟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觉悟社五四时期天津青年学生进步团体。1919年9月16日由周恩来等人发起成立,有社员20人,男女各半。1920年1月20日出版不定期刊物《觉悟》。同年11月因周恩来、郭隆真等赴法勤工俭学该社停止活动。 觉悟社 觉悟社Juewushe五四时期的重要进步社团。1919年9月16日,周恩来、邓颖超、郭隆真、马骏、刘清扬等于天津发起成立。宗旨是“本着反省,实行,持久,奋斗,活泼,愉快,牺牲,创造,批评,互助的精神,求适应于‘人’的生活”。即“本‘革心’‘革新’的精神,求大家的‘自觉’‘自决’”。1920年1月出版不定期刊物《觉悟》。该社主要活动为研究新思潮,探讨社会改造和中国出路问题,领导天津青年学生爱国运动,反对帝国主义与军阀。1919年9月21日,邀请李大钊到天津讲演,介绍马克思主义。1920年8月,周恩来等11名社员到北京,与少年中国学会等五社团成立“改造联合”。11月,周恩来、郭隆真、刘清扬等主要领导人赴法勤工俭学,国内社员陆续求学就业,觉悟社停止了活动。但社员仍保持着联系,以后半数以上的社员都走上了革命道路。 ☚ 周恩来 新民主主义革命 ☛ 觉悟社1919年9月周恩来等在天津组织的进步青年学生团体。成员有邓颖超、郭隆真、马骏、刘清扬等20余人。出版《觉悟》杂志,研讨新思潮,抨击孔孟之道,领导学生爱国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1920年冬因社员分散各地而无形停止活动,后其主要成员大部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觉悟社1919年9月16日周恩来等在天津成立的青年学生进步团体。成员多为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女界爱国同志会的骨干,有马骏、郭隆真、邓颖超、刘清扬等20余人。以“革心”、“革新”的精神,求“自觉”、“自决”为宗旨。主要活动为组织讲演、出版刊物《觉悟》,讨论研究新思潮,领导青年学生爱国运动。1920年1月,该社发动青年学生进行反对山东问题由中日直接交涉的斗争和开展抵制日货的运动。是年底,部分社员赴法勤工俭学,其他社员星散全国各地,活动无形停顿。当时评论界称该社为“天津学界中最优秀、纯洁、奋斗、觉悟的青年结合的小团体”,是“天津的小明星”。后主要成员大多加入中国共产党。 觉悟社 觉悟社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的思想宣传组织。1919年9月16日,由周恩来、邓颖超、马骏、郭隆真等二十多名进步学生在草厂庵的天津学生联合会办公室宣告成立。在此之前,李大钊早已在北京发起组织了革命团体——“少年中国学会”。“觉悟社”刚成立5天,就邀请李大钊来天津讲演。觉悟社的组织是比较严密的,制定了一些行动纪律。对于觉悟社的每个成员来说,都必须自觉地要求进步与学习,自动地过有规律的生活。这个组织并无社长和干事等职别,以委员会制分工合作,分担任务。实际上当时大家都公认周恩来是觉悟社的实际领导,但是他非常谦虚,自己始终不承认。大家还规定了一种代替姓名的号码,为的是对外活动不用真名有许多方便。每人的代号都是抓阄决定的,如周恩来抓到的是五号,所以他和朋友们通信就常用“伍豪”的名字,大家抽签时共有50个号头,因此在代号上还有“三六”、“四三”、“五○”等。 ☚ 觉悟 郭治澄 ☛ 觉悟社1919年9月,在周恩来领导下于天津成立的青年学生进步团体。由“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女界爱国同志会”合并组成,成员有邓颖超、郭隆真等。该社以“革新”、“自觉”改造社会为宗旨。主要活动是组织讲演,1920年1月出版刊物《觉悟》,讨论研究新思潮,积极领导青年学生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1920年夏被军阀解散。后来它的主要成员大部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觉悟社的活动遂行停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