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觉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觉悟

觉悟

日刊。1919年6月16日创刊于上海。是《民国日报》的副刊。由邵力子主编。最初为综合性副刊,曾宣传新文化,配合《新青年》展开反对无政府主义和伪社会主义等错误思潮的斗争,刊登早期共产党人瞿秋白、恽代英、沈雁冰等歌颂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与《学灯》《晨报·副刊》《京报·副刊》,同被称为“新文化运动中的四大副刊”。1920年起开辟“随感录”“诗”“小说”“剧本”专栏,成为五四时期新文艺的重要阵地之一。出版两期“文学”专号,由沈泽民、蒋光慈组织的春雷社主编。主要撰稿人有鲁迅、瞿秋白、蒋光慈、沈泽民、沈雁冰、邵力子、施存统、陈望道、刘大白、周作人、方志敏、陈毅、李伟森、孙俍工、赵景深、王世颖、许杰等。1925年7月由国民党右派掌握,在读者中影响随之缩小。1931年底停刊。

☚ 新潮   晨报·副刊 ☛
觉悟

觉悟

三幕话剧。邓右治著。1931年1月杭洲浙江省识字运动宣传委员会编印。

☚ 两个角色的戏   欺骗 ☛

觉悟

觉悟

街头剧。李庆华执笔。1937年12月长沙国立戏剧学校初版。战时戏剧小丛书。

☚ 炸药   秘密文件 ☛

觉悟;觉醒;醒悟juéwù juéxǐnɡ xǐnɡwù

【同】 都可用作动词;都指认识上由模糊变为清楚,由迷惑转为明白,由错误转向正确;不能用于“把”字句和“被”字句。
【异】 “觉悟”侧重于因理解了某种道理而提高了认识,常指认识的道理较为重大,暗含思想认识逐步提高的过程;可用于群体和个体,常用于民族、民众、个人、阶级、政党、国家;多用于书面语;后面有补语时可以带宾语。除作动词外,可用作名词,表示对一种政治理论或社会理想的认识程度和为实现它而奋斗的精神,例如:“思想觉悟高”;“醒悟”、“觉醒”没有名词用法。[例]~得早可以少吃亏。“觉醒”侧重于清醒,多指由不抗争、不奋进转向抗争、奋进,含有认识上一下清醒过来的意思,其认识可以是逐渐的,也可以是突发的;带有庄严的感情色彩;适用于群体和个体,但只局限于民族、民众或个人;常用于书面语;不能带宾语。[例]被奴役、被压迫的民族~了。“醒悟”侧重于从迷蒙中清醒过来,也含有认识上一下清醒过来的意思,强调认识是一下子领悟了,明白了,常常是突变的;多用于个体,较少用于群体;多用于口语;可带谓词性宾语。[例]血的教训使他幡然~。
【反义】 觉悟—沉迷 迷惑/ 觉醒—沉迷 迷惑 沉睡/ 醒悟—迷惑 迷惘 疑惑

觉悟juéwù

❶由迷惑到清醒
 △ 希望你早日~。
【同】觉醒
❷对政治理论、社会理想等的认识
 △ 政治~|思想~。

觉悟juéwù

❶ 〈动〉醒悟,由迷惑模糊转向清醒明白:他终于觉悟,要想革命成功,必须发动群众。
【同义】觉醒│醒悟。
❷ 〈名〉为实现某种理想而决心奋斗的意志:革命觉悟│提高觉悟。

觉悟

(一) 思维由混沌到清楚; 醒悟。《荀子·成相》:“不觉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 (二) 佛教中称领悟到佛教的真谛。《隋书·经籍志》:“舍太子位,出家学道,勤行增进,觉悟一切种智,而谓之佛。”

觉悟jué wù

明白。《九思·悼乱》:“吾志兮觉悟,怀我兮圣京。”汤炳正今注:“觉悟,明了。”

觉悟juewu

❶指思想意识由迷惑模糊向明白清醒方面的转变:奴隶们已经~,要挣脱身上的锁链|这个误入歧途的青年终于~过来|农民也~到依靠科技才能脱贫致富。
❷对一种政治理论或社会理想的认识程度:政治~不断提高|军校学员有很高的思想~和优秀的军事素质。

觉悟jué wù

❶名词,对道理的认识,用于褒义。
【例】 认为要真正实现民主政治,必须依靠全国大多数人民有政治觉悟,自居于国家主人的地位。(李德征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❷ 动词,由迷惑而明白,由模糊而认清,用于褒义。
【例】 我们的总司令正是从思想上觉悟而献身革命。(刘白羽《巍巍太行山》)

觉悟

(同)觉醒 醒悟

觉悟jué wù

由迷惑而明白;醒悟:先以彼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终身册籍,令彼熟玩,尚未~。(三·112)宝玉以为~,不想忽被黛玉一问,便不能答。(二二·500)

觉悟juéwù

思想意识由迷惑而明白,由模糊向清醒方面转变;对一种政治理论或社会理想的认识程度和为实现它而奋斗的精神。多用于积极方面。
上当受骗的人们终于觉悟了。/做好宣传工作,努力提高群众觉悟。

觉悟

醒悟。《荀子·成相》:“不~,不知苦。”《楚辞·招魂序》:“以讽谏怀王,冀其~而还之也。”也作“觉寤”。《史记·项羽本纪》:“身死东城,尚不~,而不自责,过矣。”

觉悟

觉悟

悟(悟觉;敏悟;敏晤;明悟;灵悟;豁悟) 寤(开寤;晓寤) 觉醒 开觉
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省(省悟) 醒(醒悟)
警醒觉悟:惊觉
警戒觉悟:警醒
清醒,觉悟:清悟
明了觉悟:燎寝
受惊而觉悟:惊觉
自己有所认识而觉悟:自觉
 独自明悟:独悟
认识到自己的过错,悔恨而觉悟:悔悟 悟悔 今是昨非 今是前非 今是昔非 前非今是
有所觉悟而改变原来的想法和行为:回头
容易觉悟:善觉
长时间不明事理,刚刚开始觉悟:旧梦初醒
最先觉悟:先觉(先知~)
突然觉悟:恍然 恍悟 豁悟 豁朗 猛醒 猛省 猛悟 顿悟
 很快悔悟:翻然省悟
一下子明白觉悟了:醉醒梦 恍然大悟 豁然大悟
完全觉悟:大悟(憬然~) 超悟 了达
 彻底想通,完全觉悟:大彻大悟
觉悟得透彻、彻底:悟彻
 彻悟至理:贯道
深刻地觉悟:深省(发人~)
觉悟得晚:晚寤 后觉 后知
年少时不懂事,到老才觉悟:早迷晚寤
觉悟的样子:憬然(闻之~) 豁尔
恍然大悟的样子:砉然
(由模糊而认清,由迷惑而明白:觉悟)

另见:认识 明白2 唤醒 发觉 醒悟悔改

☚ 看透   熟悉 ☛

各种认识

各种认识

一定的政治认识:觉悟(阶级~)
内心对是非、善恶的认识:良心
新的认识:新觉
粗浅的认识:浅识
深刻卓越的认识和见解:深识卓见 卓见深识
确切的认识:的识
正确而深刻的认识:真知
正确的认识和见解:真知实见
独特的认识:独照
清醒的认识:醒心
共同的认识:共识(达成~)

☚ 认识2   相识 ☛

醒悟

醒悟

省(省悟) 寤(开寤;发寤) 憬(憬悟) 觉醒 了悟 觉悟
表示醒悟过来:怪不得
从蒙昧中醒悟:冥悟
 像做一场大梦刚醒过来:大梦方醒 大梦初觉
好像有所醒悟、明白:若有所悟
内心明白,有所醒悟:明心见性 见性明心 识心见性
教化醒悟:化醒
启发人深思而醒悟:发人深省
受感动而醒悟:感悟
忽然醒悟:恍(恍悟;恍然;徜恍) 顿悟
 突然醒悟明白:如梦初醒 如梦初觉 如梦方觉 如梦方醒 如醉初醒 如醉方醒 似梦方觉
 头脑突然开窍,顿时醒悟:旷若发蒙 焕若发朦
 从长期迷茫无知中顿然醒悟:大梦初醒
警戒醒悟:警醒 警省
清醒,醒悟:惺忪
改悔醒悟:变悟
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悬崖勒马临崖勒马 勒马临崖 勒马悬崖
很快醒悟:幡然醒悟 翻然醒悟
深刻地醒悟:深省
彻底醒悟:大彻大悟 大澈大悟
醒悟的样子:省然 憬然 番然 寤然
 警觉省悟的样子:惕然
(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醒悟)

另见:模糊2 认识 清楚2 正确 睡醒 沉迷

☚ 认识1   区分 ☛

觉悟jué wù

醒悟明白。《后汉书·冯异传》:“季文诚能~~成败。”

觉悟

该刊为天津觉悟社创办。创刊于1920年1月20日。大32开本。其宗旨:“本着反省、实行、持久、奋斗、活泼、愉快、牺牲、创造、批评、互助的精神,求适应于‘人’的生活——做学生方面的‘思想改造’事业”。该刊发表了大量周恩来的文章和诗文。如“觉悟的宣言”、“雨中岚山”、“有什么区别”等。1920年11月7日,因觉悟社负责人和社员郭隆真等人赴法勤工俭学,而国内社员也分散至各地,该刊停办。

觉悟

《觉悟》

(一)五四运动时期具有较大影响的著名刊物之一,是天津学生革命团体“觉悟社”的社刊。1919年9月16日,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的进步青年组成了“觉悟社”,主要成员有周恩来、郭隆真、马骏、邓颖超、刘清扬等。第二年年初,觉悟社出版了由周恩来主编的不定期刊物《觉悟》。该刊第一期载有《觉悟》和《〈觉悟〉的宣言》两篇纲领性文章。宣言指出:“军国主义、资产阶级、党阀、官僚、男女不平等界限、顽固思想、旧道德……应该铲除,应该改革”;指出“觉悟社”的目标和宗旨是,“本着反省、实行、持久、奋斗、活泼、愉快、牺牲、创造、批评、互助的精神,求适应于‘人’的生活——做学生方面的‘思想改造’事业。”《觉悟》这篇短文,则把人的自觉看作是社会发展的起点,指出“人在世界上同一切生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能够‘觉悟’”,并且“必须自己去‘觉悟’”,然后“由己及人,渐渐可以达到人人‘觉悟’的境界”。这一期的其他文章,还提出要改造旧社会,必须推翻军国主义等等。这反映觉悟社成员正处在由旧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化和内部的改组、分化过程中。
《觉悟》的第二期已收集好40多篇文章,准备于1920年2月20日出版。不料发生了1月23日和29日的斗争,周恩来等4名社员被捕,其他社员都投入营救斗争,并转入地下活动,故第二期社刊未能付印出版就停止了。但是,它作为“觉悟社”社刊,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宣传新思想,鼓吹社会革新和思想改造,产生了巨大影响,起了重要作用,这一点应当充分肯定。
(二)上海《国民日报》副刊。1919年6月16日创刊,由邵力子主编,撰稿人有陈独秀、李大钊、恽代英、邓中夏、沈泽民等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人物。初期内容不分栏目,1920年后,辟有评论、讲演、选录、详述、随感录等栏目。一开始,表现了较为彻底的民主主义和初步的社会主义倾向,积极宣传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曾配合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批判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文章简短,观点鲜明,很受群众欢迎。1925年五卅运动后,该刊的政治倾向开始变化,趋于保守。同年12月,《国民日报》为国民党右派所把持,该刊的进步性也就随之消失。1931年12月31日停刊。

☚ 总政治部关于对敌伪军宣传工作的指示   觉悟社 ☛

觉悟

“觉悟”副刊

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被认为是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1919年6月16日创刊,由《民国日报》总经理邵力子主编,陈望道协助,初为《民国日报》第8版(4开)的半页,1920年初扩大为4开2页,5月20日起改为8开对折4页单张,随报附送,自7月起,每月又发行《觉悟汇刊》一册,每册内容30余万字,1924年2月起,又改为16开8页,5月以后扩大为16页,发行数万份。经常为该报撰稿的有恽代英、肖楚女、邓中夏、邵力子、陈望道、叶楚伧等。该刊所载文章主要内容是宣传新文化、新文学、新思想,号召广大知识青年向旧制度作斗争,主张妇女解放、男女平等。邵力子每天亲撰短评、时论,大力宣传马列主义,鼓吹革命,反对军阀割据,介绍世界新学说,并发表科学技术文章,联系有关实际问题,开辟专栏,常设的有“评论”、“演讲”、“选录”、“译述”、“诗歌”、“小说”、“通讯”、“随感录”等。五卅运动前,该刊坚持反帝反封建方向,发表了许多共产党人的文章、讲稿,发表了纪念列宁、纪念十月革命和纪念革命烈士的文章,对工人的斗争多予报道和评论,多次出版纪念特刊。该刊经常介绍进步刊物,并转载这些刊物上的文章,经常发表文艺理论著作和新文学作品,推动新文学的发展。该刊在刊载进步文章的同时,对一般学术著作和一些宣传唯心主义的旧民主主义的文章也兼容并包。五卅运动后,邵力子去广州,《民国日报》逐步被国民党右派把持,《觉悟》不再起进步作用。1931年12月停刊。

☚ 觉剑   前导通讯社 ☛

觉悟

❶consciousness;awareness;understanding
❷come to realize;become aware of
提高~ heighten one’s awareness/思想~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