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布特哈全称“东路布特哈总管衙门”。清末设置于嫩江东部地区的官署。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由布特哈总管衙门析置。设总管一人,管理本路旗属事宜。下编八旗。衙署仍驻嫩江东岸博尔多(今黑龙江讷河县境内)。1910年(宣统二年)设盟讷河直隶厅,1913年改县。 东布特哈清末政区名。全称“东路布特哈总管衙门”。康熙(1662—1722)中,清廷将分布嫩江流域之索伦(今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渔猎民族编旗设佐,置布特哈总管衙门领之。光绪二十年(1894),裁并衙门三总管,改置副都统领其事。三十二年,又裁撤副都统,以嫩江为界,分置东、西两路布特哈,各设总管,分编8旗。总管下设佐领1,骁骑校1,统领本路旗属事宜。治所驻博尔多站(今黑龙江省讷河县)。宣统二年(1910),改置讷河厅,1913年改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