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義門書院”、“陳氏書堂”。唐代書院。中國最早具有學校性質並定有校規的書院之一。江州陳氏義門所建,原址江州潯陽東佳山,今江西德安。陳氏於唐僖宗時曾因數世義居而受到朝廷旌表。南唐昇元間又立爲義門。宋初復受朝廷表彰,敕賜。直至宋仁宗嘉祐間才奉命分二百九十五家散處各地。《江州陳氏義門宗譜》:“大唐大順元年庚戌,七世長、銀青光禄大夫檢校右散騎常侍、守江州長史兼御史大夫、賜紫金袋崇立《家法三十三條》。”《家法三十三條》:“立書堂一所於東佳莊。弟侄子孫有賦性聰明者令修學,稽有學成者應舉。除現置書籍外,須令添置。於書生中立一人掌書籍,出入須令照管,不得遺失。”又“立書屋一所於住宅之西訓教童蒙。每年正月擇吉日起館,至冬月解散。童子年七歲令入學,至十五歲出學。有能者令人東佳。逐年於書堂内次第抽二人歸訓,一人爲先生,一人爲副。其紙筆墨硯並出宅庫。管事收買應付。”宋·釋文瑩《湘山野録》:“吴故國五世同居者十家,尤著者江州陳氏……建家塾,聚書,延四方學者,優臘皆資焉。江南名士皆肄業於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