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世说新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原名《世说新书》,简称《世说》。笔记小说。南朝宋刘义庆撰。旧本八卷。今存本三卷,为宋人晏殊所删并。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着重记从汉末到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书中小故事、寓言亦多。语言简洁,意味隽永。梁刘孝标的注释,所引四百余种书籍,今多散佚,故此书有较高资料价值。

☚ 安厘王与木雕   魏武将见匈奴使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轶事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作。原称《世说》,唐人改称《世说新书》,五代以后易今名。原八卷。今本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记汉末迄东晋士大夫遗闻轶事,对当时士族思想、生活及清谈放诞习气,多所反映。虽有消极因素,但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赞颂智慧,表彰善良,亦复不少。语言精练,意味隽永,对后代笔记文学影响甚大。又不少故事成为后世小说、戏剧创作素材,或被诗文引为成语典故。梁刘孝标为作注,引书达四百余种,资料价值较高。自唐以下传本甚多,尤以明嘉靖间袁氏刻本、清道光间周氏刻本、清末王先谦校订本及日本珂版影宋本称善本。今有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据日本珂版影宋本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据王先谦校订本影印本等。

☚ 拾遗记   幽明录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亦题《世说》、《世说新书》。南朝宋志人小说集。刘义庆撰。《隋书·经籍志》子部小说家类著录。两《唐志》同。原书八卷,梁刘孝标加注后分为十卷。今本三卷三十六篇,为宋人晏殊所删并。有唐写卷残本、1955年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日本影宋绍兴八年董葊刻本,1962年中华书局影印日本影宋绍兴本,明嘉靖十四年袁仿宋刊本《四部丛刊》影印袁刊本;明吴兴凌氏刻朱墨套印本,《纷欣阁丛书》重刻袁本,康熙十五年刊本,长沙王先谦校刻本,《惜阴轩丛书》本,《龙溪精舍丛书》本,《四部备要》本,崇文书局汇刻书本,《诸子集成》本,皆为六卷;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本,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本,为今出较完备的本子。是书大抵采集汉魏以来旧文而成。所记时代,除少数西汉故事外,多为汉末至东晋间事。具体内容分为三十六门,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汰侈等。其内容丰富,题材范围广,前所未见。今就内容看来大致可分为四类:(1)暴露统治阶级骄淫凶残本性的故事。如《尤悔》篇中的“曹丕”条,记曹丕毒死任城王曹彰,还想杀害东阿王曹植;《文学》篇中还记丕逼令植七步作诗,同根相煎。《汰侈》篇记“石崇王恺斗富”;“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劝酒,客饮不尽,即斩美人。又石崇家用蜡烛煮饭,王武子家用人乳喂猪,皇帝支持外甥竞富等。这些都可见出统治阶级的腐朽生活及凶残暴虐的本质。(2)反映魏晋文人生活面貌的故事。如《任诞》篇记刘伶纵酒放诞,乃至脱衣裸体于室中;毕卓以“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又如“王子猷雪夜访友”,追求以自我为中心的“兴之所致”的主体意识,师心任性、旷达通脱的生活态度;谢安不为生命安危所动,而于狂风巨浪的壮观景色中得到审美快感等。又如《简傲》篇记“王子猷作桓车骑骑兵参军”,展示了他的极不负责任的所谓“超俗”之志。(3)妇女题材的作品。与魏晋风度相关的是妇女冲破礼教束缚,而追求自由解放的故事。如“韩寿与贾充女”(《惑溺》篇),“温峤娶妻”(《假谲》篇)等,写主人公欺骗家长或社会,与意中人结为良缘。又如“许允妇”(《贤媛》篇)、“诸葛恢女”等,写主人公在成家后继续在家庭中争取妇女地位。这些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已不是闺中淑女,而是有名士旨趣,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新女性。(4)赞颂美德懿行的作品。如“周处悔过自新除三害”(《自新》篇),“阮光禄焚车自疚”(《德行》篇),“荀巨伯肯代友人死”(同前),“庾公乘的卢马而不卖”(同前),“管宁割席”(同前),“殷仲堪拾啖落盘饭粒”(同前),“过江诸人”(《言语》篇)等,都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重义爱国,乐于助人,不嫁祸他人,勇于自我牺牲,不慕金钱权贵,生活俭朴,勇于改过自新等传统美德。《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三个显著特色:(1)“以类相从”的格局结构。是书故事,按内容分若干门类,同类中的故事性质相似,人物各异;而每个人物的事迹,又散见于各门类中。这样,以门类为经线,人物为纬线,织成一个庞大的网络结构,既可加深对某一门类内容的认识,又可将人物在各篇中的活动合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2)能抓住主要故事情节采用简练的笔触加以描写、刻画。如“新亭对立”(《语言》篇),写游宴中,周侯中坐而叹,“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诸人皆相向流涕,惟王导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几笔一描,就能生动地把当时亡国士大夫的凄然出涕和王导立志恢复中原的心愿活画出来。还有的善于捕捉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勾画人物。如“王蓝田”(《忿狷》篇),写他性急而吃鸡蛋时,“以箸剌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嗔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通过几个小动作,刻画了王蓝田的急躁性格,些许笔墨,即以传神。(3)语言简约含蓄,且隽永生动。鲁迅谓:“记言则冷隽;”(《中国小说史略》)胡应麟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少室山房笔丛》)如《任诞》篇写:“王子猷尝寄人空宅处,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何可一日无此君?’”于简洁的语言中,和盘托出了王子猷自命风雅的神情。《世说新语》中的体例格局、描写手法和语言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它不仅是魏晋南北朝志人(或轶事)小说的代表作,也是笔记小说的先驱,历代摹仿其体者不绝,《续世说新书》、《唐语林》、《续世说》、《何氏语林》、《明世说新语》、《明语林》、《女世说》、《僧世说》、《今世说》等,直到民国初年还有易宗菱的《新世说》,形成了一个以“世说体”命名的小说流派。而它的内容又为后代戏曲、小说、诗文及语辞,提供了大量的题材和典故。《玉镜台》(元关汉卿作)、《剪发待宾》(元秦简夫作)、《兰亭会》(明杨慎作,或题许时泉)以及《击鼓骂曹》、《周处除三害》等戏剧,都是根据《世说新语》中的故事改编的。《三国演义》中某些情节,杨修解“黄绢幼妇”之辞、“望梅止渴”、“七步成诗”等,也取自《世说新语》。

☚ 鸡幻主人   世说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笔记小说。南朝宋刘义庆撰。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封临川王,招聚才学之士,著《世说新语》八卷,梁刘孝标注分为十卷。原本已不可见。今本均分为三卷(或每卷再分上下,则为六卷)。据汪藻《叙录》,知宋代已是如此,正文及注文都经过晏殊的删节。《世说新语》所记之事,自后汉迄于东晋,共分三十六门。其中包含了一些重要的文学批评资料。《文学》一门,内容包括文章和学术,以第六十六则曹植作七步诗为界,可见其“文学”概念仍承先秦之旧。但书中记载了许多人物品评的新概念,如“风骨”、“言意”、“神似”、“形似”、“神气”等,后来均为文学理论所袭用。《巧艺》篇中记载论画诸语,表现了由人物品评到论文谈艺的转变。如顾恺之“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手挥五弦易,目送飞鸿难”,为历代论画者津津乐道。其次,书中还记载了晋人对自然美的发现与欣赏,如《言语》篇载:“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此外,摘句批评的材料也以此书记载为早。摘句不仅用于文学作品的欣赏,也用于经书的欣赏,如《文学》篇中“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以及王孝伯行散,“问古诗何句最佳”等。这影响到唐元竞的《古今诗人秀句》,后来演化成句图著作,晋人可谓开其端。书中还记载了当时人对一些作家作品的评论,在后世亦颇有影响,如孙绰对陆机、潘岳的评论,就影响到钟嵘《诗品》和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另外一些诗人作品已佚,借当时人的评论可以略窥其特色,如晋简文帝对玄言诗人许询的评论。《世说新语》中还记载了一些文人的佚事,成为流传久远的文坛掌故,如曹植“七步中作诗”,左思作《三都赋》,袁宏作《咏史诗》等,对后世也颇有影响。此书版本颇多。今人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取材宏富,前者偏重史实,后者偏重语言,二书均由中华书局出版。

☚ 文章流别论   文心雕龙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南朝刘义庆撰。主要记叙了魏晋时士大夫的言行风貌。虽然不是美学理论著作,却以精练生动的语言描述了魏晋审美意识的重大变化,对于了解当时的美学思想、尤其是人物品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世说新语》所表现的人物品藻美学,体现出重才情、崇思理、标放达、赏容貌等时代特性。
人物品藻美学一方面将一些重要的概念引入中国美学,如“形神”、“风骨”、“气韵”、“骨法”等;一方面拓展了中国美学的视野,并且沟通了人格美、自然美和艺术美。
《世说新语》揭示魏晋时代的“人的主题”,以外在的潇洒的风度,脱俗言行,展示出晋人内在的精神的超越和心灵的自由;展示出玄澹、绝俗,空灵澄澈之美。

☚ 刘义庆   沈约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所作的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西晋士族阶层遗闻轶事的笔记小说集。原称《世说》,唐人称《世说新书》,宋以后改称《世说新语》。此书有南朝梁人《世说新语》注本,《四部丛刊》本3卷,附《校注》;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王先谦校订本。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代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当时,袁淑、陆展、鲍照等著名文士,都曾聚集其门下,相与论史议文。据考,《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门下文士采集汉魏至东晋的众书所记的士人的传闻轶事,加以编纂而成的。原书8卷,今本为3卷。把采录的汉末至东晋人物的言谈轶事,分辑为36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风惠、豪爽、容止、自新、企羡、伤逝、栖逸、贤媛、术解、巧艺、宠礼、任诞、简傲、排调、轻诋、假谲、黜免、俭啬、汰侈、忿狷、谗险、尤悔、纰漏、惑溺、仇隙。本书语言简练含蓄,隽永传神。每则故事单独成篇,短小精悍。善于抓住典型事件,进行概括描写,且记言记行密切结合。人物语言个性化,善于表达不同人物的说话语气,表现出各种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很多篇章维妙维肖地描绘了魏晋士人的放荡不羁的生活和空虚颓废的精神面貌,豪门权贵的虚伪、荒淫、腐朽、骄横、凶残和逞欲无度的丑态。如:《汰侈》准确地揭露了豪门权贵石崇、王恺骄奢淫逸的心态,生动地刻画了他们斗富斗豪的狰狞面目。有些篇章记叙了改过从善、廉洁自持、不阿权贵、顾全大局、忠于友谊的人和事。如周处勇于改过,为民除害的故事。《世说新语》是到当时为止的志怪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内容诡谲丰富,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明胡应麟说:“读其语言,晋人面貌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淡,真致不穷”(《少室山房笔丛》)。鲁迅说它“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中国小说史略》)。它对中国文学发展有一定影响。对后代的笔记小说则影响最大,模仿之作不断涌现,如梁沈约的《俗说》、殷芸《小说》、唐王方庆的《续世说新语》、宋王谠的《唐语林》、明何良俊的《何氏语林》等。书中不少故事成了后代小说、戏剧的素材。《世说新语》问世以来,校注研究甚多。南朝梁刘孝标(462~521)的注最为精核。他为注本书,引用当时史书、地志、家传、谱牒达400多种,对原书纰漏,多有订正,引用书目大多已经失传,只言片语,赖此以存。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余嘉锡撰《世说新语笺疏》,1984年出版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二书颇便参读。

世说新语

志人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403—444)撰。三卷。义庆,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刘宋宗室,长沙王刘道怜次子。永初元年(420)袭封临川王,历侍中。文帝刘义隆时,累官秘书监,中书令,荆州刺史,至南兖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爱好文学,才词不多,招聚文学之士,采撷后汉至东晋以来士大夫的言行和遗闻、轶事,润色编撰而成。全书以类相从分“德行”、“语言”至“惑溺”、“仇隙”凡三十六门。原名《世说新书》,简称《世说》。较全面地反映了东汉以来士族名流精神风貌,东晋尤详。多记思想、生活及清谈放诞之风,亦有揭露黑暗、抨击淫逸、赞美仁人志士之作。所记凡一百三十二人,言简事赅,艺术成就较高。其中不少隽永传神篇章,对后世文学发展影响甚大。故为后世笔记小说,小品文所师从、模仿之作,累世不绝。唐王方庆《续世说新语》,宋王谠《唐语林》,孔平仲《续世说》,明何良俊《何氏语林》,清王晫《今世说》等皆深受其影响,故为学者所珍重。北京图书馆藏明刻朱墨本为善本,一九五六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附《唐写本世说新书》残卷和《世说新语校勘记》。

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撰。原书只称《世说》,唐人称作《世说新书》。今本内容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门。每门多者数十条,少者数条。主要记载东汉末至东晋轶事琐语。当时的社会道德生活和士大夫阶层的思想、生活与清淡放诞之风,多有记载。所刻划的众多人物,无不循声得貌,各具特色。许多著名古事古典,出于此书。为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道德生活和士族官僚的人生情趣提供了大量生动、翔实的资料,语言精练,辞意隽永,对后代小说及笔记文学有较大影响。梁代已有刘孝标注本,注文以增史料为主,征引的古书使内容更加丰富。所引书大多已佚,反靠注文保存。《世说新语注》与裴松之《三国志注》、郦道元《水经注》同为考据家所引据。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shishuo xinyu

志人(记录人物轶闻琐事)小说集。编著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宋书·刘道规传》说他“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此书可能是他和手下文人杂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的。梁时刘孝标为作注,引用古书400余种,更加丰富了此书的内容。
通行本为6卷,36篇。按内容分类编辑,共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含有作者对人物品评褒贬的意思,但依照的是当时世族士大夫的道德标准。主要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世族阶层人物的言行轶事,尤详于东晋。其中大部分篇幅描写了“魏晋风度”、“名士风流”,可以称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鲁迅)。如写刘伶放浪饮酒,裸形室中,“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㡓衣(《任诞篇》),很能说明当时名士言谈玄虚,行为放达的风度。许询“好游山水”(《栖逸篇》)、孙绰讥讽人“此子神情都不关山水,而能作文”(《赏誉篇》),则反映了当时名士游放山水的风气,以及玄言诗产生的背景。简文帝入华林园,以为“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言语篇》)的言语,也非常有名。此外,记载士族名士讲究仪容修饰、神态超逸、崇尚清谈、任性不羁一类言行,散见于《言语》、《赏誉》、《品藻》、《任诞》、《排调》等篇。
有的故事也透露出魏晋社会的一些黑暗面。如《德行篇》记阮籍忧惧祸患的心理:“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反映了司马氏统治的恐怖气氛。《汰侈篇》描写石崇与王恺斗富和石崇杀美人劝酒的故事,揭示出豪门士族穷奢极欲的生活和残忍无道的面目。
此书“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善于通过富有特征的细节,具有个性的言行,来勾勒人物的精神风貌。语言简约含蓄,生动传神。其中许多故事、成语,多为后人引用。有的故事成为戏剧小说家创作的素材。此书还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后人仿其体例而作“世说体”小说,如唐王方庆有《续世说新语》、宋孔平仲有《续世说》等。
徐震堮有《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

☚ 拾遗记   神仙传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撰。唐代叫《新书》,五代宋改称《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主要内容是记载东汉至东晋士大夫的谈吐、风度等方面的遗风轶事,生动地反映了魏晋时士族阶级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语言精练,辞意隽永。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对其艺术特点的概括是:“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对后世笔记文学颇有影响。

☚ 幽明录   木兰诗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Shishuoxinyu

志人小说集。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著。此书《隋书》、新旧《唐书》及《南史》均称《世说》,今所见唐写本又称《世说新书》,宋朝开始通行今名。今所传本均分为三卷,又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等36门,每门一篇,每篇包括若干个小故事。此书记述从东汉后期至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轶闻琐事、言谈举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世族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书中所载人物,均为历史上实有,然书中所记他们的言论或故事,部分出自传闻,不尽合于史实。作者依据当时世族的政治和道德标准来品评人物,带有浓厚的偏见。如大力标榜儒家名教,鼓吹愚忠愚孝,宣扬贵族们的所谓高雅派头,对世族文人傅粉薰香、清谈玄理、饮酒服食、恣情纵欲等行为,亦大加赞赏和宣扬。但作为一部历史人物的轶事小说,它对魏晋时期的社会黑暗、政治腐败,统治者荒淫残暴等均有所揭露,对世族社会的腐败风气和世族官僚们的虚伪亦有所讽刺,对某些有事业心、有斗争性、有爱国精神和其他优秀品质的人物均有所歌颂。总之,此书有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名士们的精神状态。书中所记人物的言行,多为零碎的片断,篇幅短小,但多能抓住中心,突出典型细节,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特征。全书用质朴的散文写成,记言多于记事,且往往如实记载当时口语,生动活泼,简约含蓄。六朝时期,小说这种文体还未达到自觉和成熟阶段,《世说新语》仍处于小说的幼年时期,但它却代表了这一时期轶事小说的最高成就,在中国小说史上有重要地位,对唐代的传奇小说及后世的戏曲、小说发展均有明显的影响。此书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嘉趣堂刊本等,中华书局排印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可供参阅。

☚ 六朝文絜   搜神记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著,原名《世说新书》,也称《世说》。笔记小说集,共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篇。此书采集从东汉末年至东晋年间文人名士的遗闻轶事,记述他们的言行、风貌。所涉及的重要人物有五六百人。上自帝王卿相,下至士庶僧人,都有所记载,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和士大夫阶层的生活习气。《世说新语》由一 个个人物的小故事组成,有的只有他们的片言只语,却写得生动传神,有情有味,而且文词优美,简朴隽永,艺术价值很高,对后代笔记文学的发展颇有影响。
南朝梁刘孝标曾为《世说新语》作注,广引博征,所引经史杂著400余种,诗赋杂文70余种,而且,所引书籍后代大都亡佚,故资料价值很高。

☚ 淮南子   古镜记 ☛

世说新语

志人小说集。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撰。原为八卷,今本作三卷,分36门。记载晋士大夫言谈、轶事,语言精练质朴,对后世笔记文学颇多影响。近人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笺释最善,有中华书局排印本。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3卷。主要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年间名士文人的言行风貌,文字简洁,文采纷呈,对后代小说及笔记散文有较大影响。梁刘孝标有注。《四库全书》本。《四部备要》本。

☚ 刘义庆   世说新语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6卷。《崇文局汇刻书》本。《诸子集成》本。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3卷,附校语1卷。(清)沈岩校。《四部丛刊》本。

☚ 世说新语   世说旧注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3卷。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据日本影宋本影印。精装2册。附:《世说叙录》、《世说新语考异》、《世说人名谱》、《唐写本世说新语》残卷、《世说新语校勘记》。

☚ 世说新语注钞   世说新语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笺疏 ☛

世说新语shì shuō xīn yǔ

《本草纲目》序例第1卷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3)。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撰。3卷。该书今本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8门。主要记东汉至东晋轶事琐语。时士族之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之风,多有记载,另有批判黑暗、讽刺淫佚之作。语言精炼,辞意隽永。许多著名古事古典,出于此书(另见世说,刘义庆世说)。

世说新语

三卷。南朝宋刘义庆(403—444)撰,字不详,彭城 (今江苏徐州)人,宋武帝刘裕之侄,袭封临川王,历任秘书监、尚书左仆射、中书令、荆州刺史等职,位终南兖州刺史。义庆虽权势显赫,但 《宋书》本传说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常“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时文人学士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皆在其门下。据本传所叙,《世说新语》一书,可能是由他和其门下共同编撰的。除此书外,刘义庆还著有《徐州先贤传》、志怪小说集《幽明录》、《宣验记》和《典叙》等书,《隋书·经籍志》著录有 《临川王义庆集》八卷,已散佚。《世说新语》原名 《世说》,唐时又名 《世说新书》,以区别刘向所著的 《世说》,后改名《世说新语》原书八卷,梁刘孝标作注分为十卷,今本作上、中、下三卷三十六篇,为宋人晏殊所删并。全书分德行、语言、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品藻、规箴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东汉后期至晋宋年间文人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他们的言行和风貌,虽然不能说句句都是真实的,也有不能确指的传说性质,但大多数是可靠的,是魏晋士大夫阶级思想、生活的真实记录。它提供了我们认识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学、历史、风尚的珍贵资料。此书在选材和编排上,明显表现了作者的倾向性。他一方面宣扬名教,鼓吹封建道德,夸耀士大夫门阀的高贵和生活的豪华,欣赏名士风流,崇尚清谈;另一方面对所谓魏晋风度也有不满和批评。这种对人物及其行为的赞赏和贬斥,不是通过语言直接加以评论,而是由分类的名称表现出来的。如在此书三十六个门类中,既有较为客观的 “言语”、“文学”、“术解”类,也有肯定的 “德行”、“方正”、“雅量”类,还有带批评色彩的 “任诞”、“简傲”、“汰侈”、“俭啬”类,总的来说,他是依据世族士大夫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物的。艺术上突出地表现为,《世说新语》的语言,无论是作者的叙述语言还是人物本身的语言,虽极简洁,却意味隽永,往往片言数语,就能勾划出一个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面貌。人物对话,采取当时的口语,应对巧妙,别有韵味,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为历代评论家所称赞。《世说新语》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甚大,它的出现,开创了我国文言小说的新体裁,形成了轶事小说的一个新流派。继它之后,续书和仿作大量出现,如唐王方庆 《续世谈新书》(已佚),宋王傥 《唐语林》,孔平仲 《续世说》,明何良俊《何氏语林》、李仲文 《明世说新语》,清王晫 《今世说》,近人易宗夔《新世说》等自成一体,蔚然成风。书中的许多故事,如 “周处除三害”,“祢衡击鼓骂曹”、“望梅止渴”等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广为流传。《世说新语》有梁刘孝标注本,引书四百余种,现多已失传,尤其珍贵。有唐写卷残本、1955年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日本影宋绍兴八年董葊刻本、 明嘉靖十四年袁絅仿宋刊本、《四部丛刊》本、明吴兴凌氏刻朱墨套印本、纷欣阁丛书重刻表本、康熙十五年刊本、王先谦校刻本、《惜阴轩丛书》本、《龙溪精舍丛书》本、《四部备要》本、又乾隆二十七年董氏刊本二十卷,题《重订世说新语补》、又明嘉靖四十五年太仓曹氏重刻本、明嘉靖毛氏金亭刻本、崇文书局汇刻书本、《诸子集成》本均六卷。又有《四库全书》本、中华书局1983年余嘉锡 《世说新语笺疏》本。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轶事小说集。唐代称《世说新书》,简称《世说》,南朝宋刘义庆撰。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武帝刘裕侄,袭封临川王,任侍中。文帝时,任散骑常侍、秘书监、尚书左仆射、南兖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性喜文学,门下召聚了不少才学之士。所撰《世说》原8卷,今本作3卷,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内容主要记述东汉至东晋文人名士的遗闻轶事,比较鲜明地描述了当时世族阶层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世风时俗,其中虽有标榜名士风度、崇尚清谈等消极因素,但也有不少篇章客观上具有暴露社会黑暗、表彰美德懿行的意义,而且善于通过有特征性的情节,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文字精练隽永,生动含蓄。它在我国古代小说中自成一体,对后世小说、戏剧、诗文的发展都有影响。

☚ 搜神记   昭明文选 ☛

世说新语shi shuo xin yu

New Collection of Anecdotes of Famous Personages,by Liu Yiqing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

《世说新语》shi shuo xin yu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刘义庆 (Liu Yiqing)

世说新语

书名。南朝宋刘义庆撰。笔记小说集。本名《世说新书》,简称“世说”。是刘义庆召集文士何长瑜、鲍照等在《语林》、《郭子》等书基础上撰成。原为八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记载自汉末至东晋年间士大夫的言论轶事,反映了魏晋之际士族放诞生活和清谈风气。语言简约含蓄,隽永有味。对后世笔记文学颇有影响。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南朝梁刘峻征引四百余种著作为此书作注,并分为十卷。考证之详确、征引之繁富,为后世所推崇。(参考图25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4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