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咸阳市
1. 咸阳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关中平原西部,陕西省第三大城市。辖兴平市及礼泉、泾阳、永寿、三原、彬、旬邑、长武、乾、武功、淳化10县(1998年底)。以其南临渭河,北依九嵕山,山南水北皆称阳,故名咸阳。夏、商时为邰、程国地,西周为京畿地。战国秦孝公十二年(前350),自栎阳迁都于咸阳(今咸阳市东北15里),历五世而至秦始皇,吞并六国,一统天下,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公元前204年秦朝灭亡为止,前后达144年。西汉属左冯翊,直辖司隶部,为京畿重地。三国属魏,为雍州京兆郡地。西晋为始平县地。隋置咸阳县(今咸阳东13里),寻废。唐属京兆府,武德三年(620),置咸阳县(今咸阳东5里),为京畿重地。宋属京兆府。元属奉元路。明属西安府,县治移置今市区,1952年设市。北郊二道原一带,有庞大的秦、汉、唐帝王陵寝及其陪葬墓群,多达277处,绵延百里,为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园区。其中在咸阳市境内的顺陵、长陵和市东郊的秦咸阳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铁塔、阳陵等亦为游览胜地。咸阳地当陇海、咸铜、西韩铁路交接点,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方便。旅游工艺品有仿唐三彩、刺绣制品、陶俑复制品等。旅游美食品有蓼花糖(三原)、琥珀糖、彬州、礼泉苹果梨等。唐以来名家咸阳题咏甚多,如王维《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许浑《咸阳城东楼》“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李商隐《咸阳》“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等,皆脍炙千古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