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世界经济布局学研究世界经济空间构成形式的学科。 世界经济布局学与世界经济地理学有密切的联系。前者是从后者之中分化独立出来的。世界经济地理学主要是描述世界各国经济的特点、条件,以及既有的世界经济分布状况并解释这种分布状况形成的原因。世界经济布局学也涉及到这些问题,但它更侧重于世界经济布局的理论原则,揭示现存布局中的矛盾,预测世界经济布局的变动趋向。 世界经济布局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世界各国生产力的配置和各种经济制度或生产方式在地球上的分布两方面。前者主要探讨世界范围生产布局的条件、特点与规律,如世界生产布局的历史、现状与未来,适合一切国家的一般布局规律和受生产关系制约的特殊规律等。后者主要探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类型国家的地理位置、生产布局规律和发展趋势,如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生产布局的比较,社会经济制度与生产布局的关系等。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世界经济布局的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1)大工业形成时期,以英国的经济学家为代表,主要有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o,1772~1823年)。斯密提出了国际地域分工理论和绝对优势学说,主张自由贸易与国际分工。他认为一国生产什么是由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造成的,因此是不可改变的。每一国都应适当生产自己最擅长生产的商品,用它来交换别的商品。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提出了所谓“比较成本”学说,他断言每一国家都应当专门生产较大优势的商品,即它在生产上具有比较有利条件的商品,虽然这种商品的成本的绝对数额可能高于其他国家。斯密、李嘉图的这些理论实际上就是世界经济宏观布局的原则,也是西方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2) 大工业成熟时期,以德国的经济学家为代表。主要有李斯特(Friedrich List),屠能(J. H. VonToünen)、韦伯(Alfred Weber)、廖施(A. Losch)等。李斯特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者,他的“发展国民生产力”的理论,同斯密、李嘉图的“自由贸易”论相对抗。他认为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知要重要多少倍,为了培育一国的生产力,应当忍受暂时的牺牲,实行保护关税来限制外国廉价商品的输入,即使保护关税政策会使本国商品的价格高于外国商品,但却能使本国生产力得到发展,使本国工业保持独立,并能提高本国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增强国防力量。屠能的《孤立国》(全称为《孤立国与农业和政治经济学的关系》《Der isoliere Staatin Beziehung auf Landwirtschaftund Nationalokonomie》)一书被认为是微观(企业)布局(区位)理论诞生的标志。屠能专门研究农业布局问题。他将其他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加以简化或抽象,只考虑单一的运输因素,以运输因素确定其配置方向。韦伯是成本学派的集大成者。他在其代表作《工业区位论》(《Uber den Standortder Industrien》,1909年)中,第一个系统地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问题。韦伯把降低成本作为工业区位的原则,然后对影响成本的诸因素进行取舍,并加以分析。韦伯用假定的方法,把基本的因素同他认为是次要的因素区别开来,不重要的因素从一开始就作为常数,不再把它们引入反映现实区位的模式。廖施的主要著作是 《区位经济学》 (《The Economics ofLocation》,1940年),他是市场学派的代表,廖施把利润原则同产品销售范围,即同市场区联系在一起来考察工业区位,他从最大利润这一原则出发,对市场价格,需求人口分布等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形成了市场区理论。总之,这个时期对经济布局问题的研究逐步从宏观深入到微观,从理论深入到方法。(3) 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活动的时期,主要代表有美国的埃德迦·M·胡佛 (Edger M.Hoover),瑞典经济学家P·乌尔利赫,联邦德国经济学家H·道尔木等。美国生产配置数学学派代表伊萨德(Isard)等,也各自有其理论主张。他们一般都认为,工业企业选址只能靠人们的主观经验,并强调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机构对生产配置的调节与计划作用; 在配置原则上强调减少生产开支,尤其是减少运费支出;在方法上强调计算,尤其是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有的还提出用模型方法研究、解决生产配置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瑞典的经济学家俄林(Bertil G. Ohlin)与荷兰的经济学家丁伯根(Jan Tinbergen)都有专著论述世界经济布局问题。俄林在其代表作《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Trade》,1933年)一书中,丰富和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论证了决定国际贸易和国际劳动分工的因素。论证了国际贸易对于国际之间的资源配置,相对价格和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影响,论述了国际贸易和工业布局之间的关系。丁伯根在他的《世界经济的塑造》(《Shaping the WorldEconomy》,1962年)一书中,对世界经济布局的形成及相互关系进行了论述。 世界经济布局学在我国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它的部分内容包含在世界经济地理学之中。随着布局经济学的建立,世界经济布局理论也终将会分化出来形成一门学科。 〔参〕 经济地理学 世界经济地理学 生产布局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