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渔业管理和发展战略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world fi-shery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84年6月在罗马召开的会议上提出的旨在适应新的海洋体制, 合理利用和管理渔业资源的设想和行动纲领。 海洋渔业在世界水产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人类消费的水产品中, 90%左右来自海洋。但由于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原因, 一些重要品种的渔获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下降, 而其作业费用却在增加。尤其是占亚、非渔业人口90%以上的小渔民, 其生产和生活条件都十分困难。1982年12月10日在牙买加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规定沿海国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把大约95%的海洋生物资源划归沿海国所有, 并实行管辖。这种权利的转移, 为沿海的发展中国家创造了新的渔业发展机会, 同时, 也为经营远洋渔业的国家带来了调整问题。针对海洋渔业出现的新情况,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有关的国际机构, 于1984年6月27日到7月6日,在罗马召开“世界渔业管理和发展会议”, 147个国家和各有关国际机构的与会代表, 审议并通过了《世界渔业管理和发展战略》和五项行动纲领。《世界渔业管理和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 ❶要求各国政府在新的海洋体制下, 充分考虑海洋捕捞和水产养殖业的现有的及其潜在的作用, 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 制订出各自的渔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争取在20世纪末, 把世界食用鱼的产量增加1倍;通过渔业活动, 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发展渔业贸易,并切实保护渔业资源。 ❷强调各国有确定发展和利用其渔业资源的自主权。要求沿海国政府进一步了解其渔业资源的数量、分布、年补充量的变化等情况, 以及各鱼种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便在此基础上, 加强渔业管理。 ❸渔业管理的目标是对渔业资源所产生的利益进行合理的分配。既要保障渔民的捕鱼权利, 又要保证国家许可的捕捞量 (不超越渔业资源的繁殖力)。 ❹管理工作的重点, 要从单一的鱼群管理, 逐步转向整个生态体系。注意采取措施, 保护各种水产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环境, 使其栖息场所不受污染, 不受环境退化的影响。 ❺开展国际合作。使所有沿海国的渔业资源, 都能得到保护、合理的管理和最适宜的利用。 为了实现《世界渔业管理和发展战略》, 粮农组织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采取行动: ❶渔业规划、管理和发展行动纲领。着重扶持水产技术和经济方面的研究活动, 为渔民提供有关生物学、经济学、法律和其他各方面的咨询服务; 举办各种培训, 提高各国渔业管理能力; 加强区域合作, 交流渔情; 提倡更好地利用投资, 其重点应用于发展基础设施。 ❷发展小规模渔业行动纲领。提倡把小渔民组织起来, 通过渔业村社和各种渔业合作, 改善他们的社会经济条件; 为他们提供捕捞、装卸、加工、销售以至保护资源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和培训; 动员国家和地方的资金、技术和市场, 为发展小规模渔业服务。 ❸发展水产养殖业行动纲领。要求各国政府把水产养殖业(包括淡水养殖)放在渔业发展规划的优先地位; 开展有关的多学科研究和培训活动; 建立信息网络, 交流养殖经验:还要注意把水产养殖业和农业或畜牧业结合起来。 ❹国际鱼类和鱼产品贸易行动纲领。其目标是协助发展中国家从发展水产品贸易中, 获得较多的利益。为此, 应在提供水产销售信息、分析鱼类市场趋向、消除贸易障碍、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 加强国际合作。并建议设立一个政府间的水产品小组, 进行水产品贸易的多边磋商。 ❺促进渔业在减轻营养不足程度中的作用的行动纲领。其宗旨在于减少浪费, 把鱼类食品应用于改善人类营养结构的事业中去。建议采取增加水产品的供应量、改进装卸和加工方法、改善水产品的销售等方面的措施, 以提高水产品的利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