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不平衡增长理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不平衡增长理论Theory of Imbalance Growth从产业发展顺序角度提出的一种经济增长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A.赫希曼于1958年在其《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与“平衡增长理论”相对应。他在批评大推动均衡增长思想基础上指出,发展并不依赖于既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只是以发展为目标,调动被掩盖、被丢散或利用不佳的资源和能力。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一个由不平衡投资引起的动态非均衡过程。因此,发展中国家不应同时发展各项工业,而应集中力量首先发展一部分关联效应较强的工业,以此形成对其他部门非均衡的压力,迫使人们扩大对其他工业部门进行投资。它要求政府提高投资决策能力,制定出有利于扩大投资的非比例的不平衡发展政策和计划。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直接生产性部门有利于尽快获得投资效益,增加产出及收入;相对于基础设施部门,直接生产性部门具有引致投资最大化的特点,而且关联效应也比较强,从而能带动其他部门增长,其发展速度会快于采取平衡增长所能获得的发展。赫希曼还认为,不平衡增长与平衡增长虽然是对立的,但也有一定的联系。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平衡增长正是过去不平衡增长的结果,也就是要在前一时期一定程度的不平衡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最终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发展。因此,曲线型的不平衡发展与直线型的平衡发展殊途同归。但是,批评不平衡增长理论的人认为,除非国家作出强大干预,否则,不均衡增长或者会引起经济混乱和结构失衡,或者使少数人乘机垄断稀缺资源,从中渔利。然而,国家的干预又会扭曲市场机制。因此,不平衡增长理论与平衡增长理论一样,只是一种理论抽象,在实践中是很难实行的。经过争论,经济学家们认识到,一个新生的发展中国家应当以平衡目标作为投资标准。但是,这个目标只有最初在大多数场合都遵循不平衡的投资政策才能达到。重要的是,怎样确定投资决策的合宜顺序,以便在适当的活动中造成适当数量的不平衡。 不平衡增长理论Unbalanced Development Theory西方经济学关于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或战略的一种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奥托·赫希曼提出。主张各经济部门和地区按一定的优先顺序或不同发展速度发展。主要内容有: 不平衡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Hirschman,Albert O.,1915— )提出的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理论。1958年,赫希曼对英国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Rosenstein-Rodan,Paul N.,1902—1985)和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Nurkse,Ragnar,1907—1959)的平衡增长理论提出批评,指出在一个时期内同时实现很多工业部门的平衡增长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赫希曼反对平衡增长,主张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他认为穷国资源有限,在任一既定时期内缺乏投资于许多大型项目的资本,各类投资不能平衡发展,应当集中力量首先发展一部分工业,以其为动力启动其他工业部门的发展;大规模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应暂时推迟,可迅速获得效益的直接生产性投资应先行进行,待这些部门发展起来以后再利用一部分收益投资于基础设施部门。赫希曼提出“联系效应”的概念,指出联系效应越大的部门,引致其他部门发展的效应越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寻求经济增长的优先部门,而优先部门往往是联系效应大的部门。由于联系效应的作用,市场容量不足的问题会得到解决,其他产业部门也将被带动增长。赫希曼主张的不平衡增长是就短期投资的安排而言的。投资从单个项目和部门开始,其长期目标仍然是使国内生产能力和产出结构达到平衡与保持平衡。 不平衡增长理论 不平衡增长理论unbalance development theory这一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应有选择地在某些部门进行,其他部门通过其外部带动而使其经济逐步得到发展的经济战略。著名经济学家赫尔希曼(A.O.Hirschman)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一书中,从主要稀缺资源应得到充分利用和认识出发,系统地论述了不平衡增长的理论和战略。他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其主要稀缺资源是资本,若实行一揽子投资,则资本稀缺这一瓶颈无法突破,从而也无法实现平衡增长。他指出,发展的路好比一条“不平衡的链条”,从主导部门通向其他部门,从一个产业通向另一个产业,从一个企业通向另一个企业。经济发展通常采取踩跷板的推进形式,从一种不平衡走向新的不均衡。因此,发展政策的任务不是取消而是要维持紧张、不成比例和不均衡,使不均衡的链条保持活力。不发达经济取得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是采取精心设计的不平衡增长战略,首先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当这些部门的投资创造出新的投资机会时,就能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赫尔希曼指出,一般来说,新的投资工程上马时,它总要利用以前的工程创造的外部经济,同时它自己也创造能被以后的工程利用的新的外部经济。但投资工程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外部经济利用多创造少的具有收敛级数性质的投资,另一类是对外部经济利用少创造多的发散性投资,但实际状况往往是两类投资交叉进行。 ☚ 运输区位论 城市总体布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