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拐点Lewis Turning Point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由过剩转向短缺。由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在其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❶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此时劳动力过剩,工资取决于维持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❷劳动力短缺阶段。此时传统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被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完毕,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由第一阶段转变到第二阶段,劳动力由剩余变为短缺,相应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开始向上倾斜,劳动力工资水平也开始不断提高。经济学家把连接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交点称为“刘易斯转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