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不夷不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不夷不惠

比喻言行折中而不偏激。清魏源《廖含虚先生墓志铭》: “不夷不惠行中伦,神完气夷无色声。”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 ‘伯夷,非其君,不事; 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柳下惠不羞汙君,不卑小官; 进不隐贤,必以其道; 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 汉扬雄 《法言· 渊蹇》: “不屈其意,不累其身,曰: ‘是夷惠之徒与? ’曰: ‘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 ” 汙: 同 “污”。遗佚: 谓不被用。伯夷: 商末孤竹国(在今河北卢龙西)君长子。曾与叔齐谏阻武王伐纣,武王不听,遂愤而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南)。柳下惠: 即展禽。春秋时鲁国大夫。食邑柳下,一称柳下季。伯夷刚正不屈,不贪爵禄; 柳下惠三次遭贬,仍不离去。又,杨雄认为,做人处世态度要适中。

不夷不惠

夷,伯夷,殷亡,义不食周粟。见《史记·伯夷列传》。惠,柳下惠,三黜而不去,见《论语·微子》。二人皆不免偏激。《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不夷不惠”谓折中而不偏激。汉扬雄《法言·渊蹇》:“不屈其意,不累其身,曰:‘是夷、惠之徒欤?’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后汉书·黄琼传》载李固书:“盖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传曰: ‘不夷不惠,可否之间。’”晋皇甫谧 《高士传 ·李宏》:“尝被召为县令,乡人共送之,元无心就行,因共酣饮月余不去。刺史使人谕之,仲元遂游奔,不之官。惟扬雄重之曰: ‘不夷不惠,居于可否之间。’”

不夷不惠bù yí bù huì

〈成〉
❶不做伯夷也不学柳下惠。[汉]扬雄《法言·渊骞》:“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
❷折中而不偏激。《晋书·司马孚传》:“有魏贞士河内温县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终始若一。”《后汉书·黄琼传》:“盖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传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元]胡助《纯白斋类稿·大拙先生小传》:“余观先生之为人,是亦不夷不惠之间焉尔。”

态度1

态度1

立场明确,态度鲜明:旗帜鲜明
采取某种态度:从(~严;~快)
采取中立态度:折中 执中(~调和)
 处事折中而不偏激:不夷不惠 不惠不夷 匪夷匪惠 非夷非惠
在重大问题上采取什么态度:何去何从 何去何就 何适何从 奚去奚从
态度适当,有分寸:不矜不盈
不卑不亢,态度得体:不激不随 不激不污 不讦不随
(对于事情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态度1)

另见:看法 想法 决定 待人 处世

☚ 态度1   各种态度 ☛

不夷不惠bù yí bù huì

adhere to the golden mean;even-handed; follow the middle way; impartial;practise eclecticism; take a compromise attitude towards things; take a balanced attitude; take the middle road; unbiased
❍ 他为人老实,凡事~,但仍常常受气,并终于被老板踢出厂门。He was honest and took a balanced attitude towards everything,yet he was always bullied and finally kicked out of the factory by the boss.

不夷不惠bù yí bù huì

【解义】夷:伯夷,殷代人,殷亡后,他坚持不做周朝的臣民,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下。惠:柳下惠,春秋时人,他曾被罢官三次,都不肯离开。既不像伯夷那样誓不做官,也不像柳下惠那样拒不去职,而介乎二者之间。指处事不固执,折中而行。
【用法】用于为人处世。
【例句】他那种~的性格,未尝不是一个长处。

不夷不惠bù yí bù huì

折中而不偏激。“夷”,伯夷。殷末时不去当周朝的官。“惠”,春秋时柳下惠,三次罢官,不离去。介于夷、惠之间叫“不夷不惠”。汉·扬雄《法言·渊骞》:“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

不夷不惠bùyí-bùhuì

夷:伯夷,商亡后,耻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惠:柳下惠,春秋鲁人,相传三次罢官,都不肯离开。不学伯夷,不做柳下惠。指为人不偏颇过激。

不夷不惠bù yí bù huì

不像伯夷,也不像柳下惠。殷末孤竹君长子伯夷,殷亡不愿作周朝的臣民,不食周粟而死;春秋时鲁国柳下惠,却三次罢官也不肯离去。后因以指为人处世应取折中态度,不要偏激。汉·扬雄《法言·渊蹇》:“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也作“不惠不夷”。

【不夷不惠】bù yíbù huì

不做伯夷也不做柳下惠。比喻做事不偏激,也不固执。夷:伯夷,周武王灭殷纣,伯夷宁肯饿死在首阳山而不食周粟。惠:柳下惠,在鲁国做官,三次被罢官,还是不肯离去。

不夷不惠bùyí-bùhuì

〔并列〕 夷,伯夷,周武王灭殷纣,伯夷宁肯饿死在首阳山而不食周粟。惠,柳下惠,在鲁国做官,三次被罢官,还是不肯离去。不做伯夷,也不做柳下惠。比喻不过分固执也不过分随和。处事折中而不偏激。汉·扬雄《法言·渊蹇》:“~,可否之间也。”
△ 褒义。多用于处事方面。

不夷不惠bù yí bù huì

夷:指伯夷,他反对武王伐纣,商亡后,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是古代所谓悁介的典型。惠:柳下惠,在鲁国做官,三次被罢而不肯离去,是古代顺从的榜样。比喻做事不偏激,而取折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