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蒲Shépú《姓氏词典》 引 《宋史》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称: “宋有折蒲嘉施。”未详其源。 折蒲谓晋时王育家贫苦学。《晋书·王育传》: 育少孤贫,被人雇为牧童,空闲之时育折蒲枝以学书。后同郡许子章给其衣食,使与子同学,遂博通经史。后人因以折蒲为家贫苦学之典。 折蒲蒲:香蒲,多年生草本植物。折断香蒲用来写字。用以赞颂家境贫寒的人却能勤学苦读。晋代京兆人王育家庭贫困,从小就成了孤儿,以给别人牧羊为生。他很勤奋,无钱进学校读书便折来香蒲学习写字。有一次学得投入,居然丢掉了几只羊,遭到了主人的严厉责备。王育无奈,打算把自己卖掉来赔偿主人的损失。同郡一位叫许子章的名士被王育的勤学精神打动,不但替王育赔偿了羊,而且让他跟自己的儿子一块进学校读书。王育不负厚望,最终成为一名博学多识的大学问家。(见《晋书·忠义·王育传》) 家贫而苦读 家贫而苦读偷光 家贫苦学的典故:折蒲 家境清贫,勤学苦读:映月读书 家贫而读书刻苦:凿壁(凿壁借光;凿壁偷光) 穿壁引光 家境贫穷,勤学苦读:囊萤映雪 集萤映雪 家境贫寒,勤苦读书:囊萤照书 囊萤照读 车胤盛萤 ☚ 苦学 学习刻苦 ☛ 000134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