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神经火器伤
上肢神经包括臂丛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和桡神经。所致的火器伤以尺神经为多见,其次是正中神经,桡神经较少伤及。其临床表现依损伤神经和部位不同而异。治疗可根据伤情采用神经吻合、神经松解或神经移植等方法,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考虑行肌腱移位、肌肉移植以重建功能。
臂丛损伤 上臂丛损伤时,手功能尚好,不能抬肩和屈肘,上肢下垂,上臂及前臂外侧麻木; 下臂丛损伤,手功能丧失,手指伸、屈肌群和手部内在肌均瘫痪,手和前臂尺侧麻木;全臂丛损伤,上肢全瘫,整个手、前臂及上臂外侧感觉消失。如为颈8、胸1椎孔处损伤,可出现Horner综合征。伤后2~3月神经不见恢复,伤部软组织条件较好时,可行手术探查,据情作神经松解或神经吻合术。术中需充分显露、游离神经断端,必要时切断锁骨。如有神经缺损,可抬高伤侧肩部,头偏向伤侧,以便于在无张力下缝合神经。术后用石膏固定于上述体位。若缺损较大,可行神经移植术。臂丛上部损伤,如肩部肌肉或屈肘肌功能不恢复,可行肩关节融合,并用胸大肌或前臂屈肌行肘屈肌成形术。
尺神经损伤 除大鱼际肌和桡侧二蚓状肌外,所有手内肌全部瘫痪。拇不能内收,各指不能内收、外展,掌尺侧缘及小指、环指尺侧半感觉消失;高位损伤时,尚有前臂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瘫痪。手术治疗方法视伤情而定。行神经松解或缝合术后,可将神经移向肘前。尺神经为混合神经,感觉与运动纤维大致相等,缝合时应准确对位,勿发生扭转。在尺神经远侧部缝合其单纯感觉支或运动支效果好。
正中神经损伤 大鱼际肌及桡侧二蚓状肌瘫痪。拇指不能对掌;掌侧有拇、示、中指及环指桡侧半,背侧有示、中指末节感觉消失。高位损伤时,除上述表现外,尚有拇、示指不能屈曲,前臂不能旋前。常并发灼性神经痛。一般在伤后1~2月手术。早期手术修复效果较好,但手内肌恢复常较差。如神经功能恢复不佳,可采用对掌肌成形术及肌腱转移术,以改善屈指及拇指对掌功能。桡神经损伤 前臂各伸肌发生瘫痪,腕下垂,各指均下垂,掌指关节不能伸展,前臂不能旋后,呈旋前畸形。手背桡侧三角区、上臂下半的后部及前臂后部感觉消失或减退。一般在伤愈后1~2月,待瘢痕组织软化后手术。酌情行神经减压、松解或吻合术,必要时采用屈肘、肩内收前屈及神经前移等方法克服缺损。若缺损过多可行神经移植。桡神经吻合术的效果较正中神经和尺神经为好。如神经未能修复,可采用前臂屈肌腱及旋前圆肌转移术。神经修复前应使用悬吊弹簧甲板,以防手发生屈曲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