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上古声调系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上古声调系统

上古声调系统

上古声调系统,音韵学家看法很不一致。顾炎武《音论》以为古音“四声一贯”;段玉裁以为“古无去声”;孔广森以为“古无入声”;王念孙、江有诰以为“古有四声”;黄侃以为上古只有平入两声。
我们认为上古也有四声。《诗经》里大部分是同调相押,如《诗·小雅·楚茨》二章“跄”“羊”“尝”“亨”“将”“祊”“明”“皇”“飨”“庆”“疆”十一个平声字为韵;《诗·小雅·甫田》三章:“止”“子”“亩”“喜”“右”“否”“亩”“有”“敏”九个上声字为韵;《诗·魏风·汾沮洳》一章:“洳”“莫”“度”“度”“路”五个去声字为韵;《诗·鲁颂· 宫》九章:“柏”“度”“尺”“舄”“硕”“奕”“作”“硕”“若”九个入声字为韵,都不是偶然的。但是上古四声的实际内容跟中古很不一样。章太炎《二十三部音准》认为“古平、上韵与去、入韵堑截两分,平、上韵无去、入,去、入韵亦无平、上”,主张上古平上与去入分为两大类。王力以为上古声调分舒、促两个大类。舒声和促声又按声音长短不同各分为两个小类。舒声不收[p]、[t]、[k]韵尾,舒而长的为平声,舒而短的为上声。促声都有[p]、[t]、[k]韵尾,一类叫做长入,一类叫做短入。在上古,长人和短人都有[p]、[t]、[k]韵尾,声音相近,所以能够通押。汉魏以后,汉语声调变成以音高为主。长入逐渐消失[p]、[t]、[k]韵尾,变成中古的去声。短人仍保留[p]、[t]、[k]韵尾,成为中古的入声。

☚ 上古声母系统   四声一贯 ☛
0000058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