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氟羧草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氟羧草醚acifluorfen sodium叶面处理触杀型选择性二苯醚类除草剂。商品名杂草焚(Blazer)、达克尔(Tackle)。化学结构式: 性能 原药有效成分含量78%,外观为浅褐色固体,密度1.546,熔点142~ 160℃,蒸气压为0.133×10-3帕(30℃),分解温度为235℃,24℃时在水中溶解度为0.012%,在丙酮中为50~ 60%,在乙醇中为40~ 50%,在二甲苯中为1%,煤油中为1%。50℃贮存两个月稳定不变。低毒,原药大鼠急性经口服LD50为1540毫克/千克,兔急性经皮LD50为3680毫克/千克,大鼠急性吸入LC50>17.7毫克/升,对眼睛有严重刺激作用,对皮肤中度刺激作用,在试验剂量内对试验动物未见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在三代繁殖试验中未见异常,大鼠经两年喂养试验无作用剂量为500毫克/千克。对鱼类毒性低,虹鳟LC50为54毫克/升(96 小时),蓝鳃鱼LC50为62毫克/升。对鸟类和蜜蜂的毒性较低,鹌鹑经口LD503250~4187毫克/千克,野鸭经口LD50为2821毫克/千克。作用机制 苗后早期茎叶处理,被杂草叶吸收,作用方式为触杀。能使气孔关闭,借助于光发挥除草活性,增高植物体温度,引起坏死,并抑制线粒体电子的传导,引起呼吸系统和能量生产系统的停滞,抑制细胞分裂使杂草致死。有效成分进入大豆体内被迅速代谢,施药后大豆叶片显出短期接触性药害,表现为叶黄皱缩,几天后恢复,因此能选择性防除阔叶杂草。在一般土壤中不会渗透进入深土层。能被土壤中微生物和日光降解成二氧化碳,土壤中半衰期30~60天。 应用 适用于大豆、花生等作物地防除马齿苋、铁苋菜、鸭趾草、龙葵、藜、蓼、苋、苍耳、水棘针、粟米草、辣子草、鬼针草、香薷、葎草、牵牛花、曼陀罗、蒿属等多种阔叶杂草。对芽后早期1~2叶期的狗尾草、稷属等禾本科草也有效。每公顷用有效成分360~480克,一般最适施药时间是大豆1 ~3复叶期,阔叶杂草出齐5~ 10厘米高,大约在大豆播后20天左右施药,如大豆超过3个复叶,可能会遮盖杂草降低药效,大豆叶层接触药液增多,易产生接触性药害。为了扩大杀草谱,提高对大豆的安全性,大豆苗前用氟乐灵、灭草猛、异丙甲草胺、甲羧除草醚、甲草胺等任一种作土壤处理,大豆苗后早期使用本剂或大豆苗后与防除禾本科杂草的喹禾灵等任一种先后使用,或与灭草松混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