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J-曲线效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J-曲线效应 说明经常项目对汇率变化的反应时滞。 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汇率下跌在一定条件下会改善一国的贸易条件。但是在短期内,由于已签好的合同无法更改进口量,贬值使出口品价格相对下降而进口品价格相对上升,因而造成进口支出增加而出口收入减少。所以汇率下跌的短期效应是经常项目余额的恶化。 而在长期内,随著新合同不断生效,在汇率下跌的刺激下,进口量下降而出口量增长,贸易收支余额才会逐渐得到改善。 如果以曲线表示上述过程很像英文J字,如下图所示,故称J-曲线效应。 J-曲线效应的强度取决于贸易合同规定的货币支付标准。货币标准不同,本币贬值对经常项目收支余额的影响也不同:出口用外币而进口用本币,则贸易收支恶化;出口用外币而进口也用外币,则初期为逆差时,贸易收支会有所好转,若初期为顺差,则短期内贸易收支将恶化;出口、进口都用本币,则贸易收支状况不变;出口用本币而进口用外币,贸易收支状况将恶化。一般而言,出口商倾向于用预期升值的货币,而进口商愿使用预期贬值的货币。 此外,合同交割期的长短也会延长或缩短J-曲线效应。由于汇率变化影响进口品和出口品的价格存在一个时滞,而且对进口品和出口品的需求在其价格变化后也要有一个时滞才能作出调整,因此,汇率变动的J-曲线效应强度也取决于这些时滞的长短。一般认为,J-曲线效应的调整期大约为两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