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境外企业
到境外投资兴办企业,有利加快培养人才,利用当地资源、市场,引进先进技术和劳务出口,了解国际经贸信息,建立经济技术合作新渠道。福建在境外投资兴办企业始于1979年。农业投资项目始于1985年,由中国福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与省海洋渔业公司、省水产进出口公司联合,在塞拉利昂成立“中国闽非渔业有限公司”,与塞国开展渔业捕捞合作。1995年,全省在境外共兴办农业企业13家, 总投资2 499万美元。主要分布在菲律宾、贝劳、印尼、马来西亚、秘鲁、澳大利亚、塞拉利昂、瓦努阿图等国家。主要从事水产捕捞和养殖、农业综合开发、食用菌培殖等。
1. 闽非渔业公司。1985年1月,由中国福建国际经济合作公司出资50%, 福建省海洋渔业公司出资20%,省水产进出口公司出资30%,三家合资创办远洋渔业企业“闽非渔业有限公司”,与塞拉利昂弗里敦OKEKY代理公司合作, 在塞拉利昂海域从事捕捞生产。我方投资1120万元人民币, 派5艘渔轮、58名船员、7个管理人员。公司设在塞国首都。这是福建在远洋举办的第一家渔业合作生产企业, 也是福建第一家境外农业投资企业。该公司1985年6月投产,第二年营业额达60.29万美元, 盈利7万多美元。
2. 秘鲁超富渔业公司。1988年,超富发展有限公司与福建省水产厅合资创办的远洋渔业企业。投资购拖网渔轮新的8艘、旧的2艘,赴秘鲁开发秘鲁渔场,捕捞鳀鱼、沙丁鱼等。1990年全面投入生产,年均捕捞1.6万—2.3万吨。
3. 贝劳中远渔业公司。1986年,由中国水产联合总公司牵头, 福建省海洋渔业公司、汕头海洋渔业公司、南海水产公司、北海水产公司等五家合资创办“中远渔业有限公司”, 与贝劳国际贸易公司合作, 成立“贝劳中远渔业公司”,在贝劳海域捕捞金枪鱼。我方投资1200万元人民币和73万美元。1988年首批派渔轮11艘,捕鱼85.8吨。1991年后,厦门远洋渔业公司派船6艘,1992年泉州远洋渔业公司派船8艘,1993年惠安崇武港龙远洋渔业公司6艘木质渔船参加该公司生产。据统计, 厦门远洋渔业公司6艘渔船1年捕鱼500多吨, 产值364万美元, 纯利66万美元。
另外, 还有厦门海洋渔业公司独资在瓦努阿图投资95万美元兴办的“南亚海洋实业公司”,福州海洋渔业公司与连江、平潭渔业公司同印尼合资100万美元兴办的“垣福渔业开发公司”等。这些企业捕捞的鱼产品大部分就地销售,部分运回省内市场,经济效益都较好。
4. 华西木材工商股份公司。这是福建省投资总公司(中国公司)在巴西参股收购成立的合资企业。总投资438万美元,中方投资98万美元。利用巴西丰富的森林资源加工生产胶合板、板材,就地销售,经济效益较好。
5. 葡国木材加工业公司。这是1992年福建、澳门联合成立的木材加工业公司。在葡国投资2200万港元(福建出资726万港元),利用欧共体提供1 200万港元无偿援助,葡萄牙政府无偿提供6公顷土地,利用葡国特有树种,生产特用的胶合板、墙板等产品,产品全部销售欧共体国家,经济效益较好。
6.农业技术开发项目。有福建省农科院投资技术为主与菲律宾合作,在菲律宾创办“菲福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我方投资16万美元,从事蔬菜等种植业的开发。古田县乡镇企业与马来西亚合资在马兴办的“马福有限公司”,总投资100万美元,生产食用菌。1991年福州851生物工程公司和泰国正大集团合资,在泰国兴办的“泰国851生物工程公司”,我方投资200万美元,生产“851”。还有,根据中国与阿根廷政府协定投资20万美元,开发阿根廷政府提供的50公顷种植业开发项目。
另外,全省一批乡镇企业在境外兴办的企业已有7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