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主要农产品与日用工业品交换比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主要农产品与日用工业品交换比价

三、主要农产品与日用工业品交换比价

农产品与日用工业品交换比价, 是一定量的农产品同若干不同时期所能交换到的不同数量日用工业品的比例, 它比较直观地反映农产品与工业品相交换的使用价值量上的关系。实质上这种使用价值量上的关系隐含了两种不同类别产品因价格变动程度的不同从而具有不同的价值量,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产品与日用工业品价格“剪刀差”的程度及其变化方向。
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不但反映了农产品与工业品交换的价格关系, 而且反映了工业与农业的利益分配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时期内,由于各种原因,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十分严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国家采取措施较大幅度地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改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长期偏低的状况,大大缩小了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1989年与1978年相比, 福建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平均每年上升12.5%,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平均每年上升5.3%,使得工农业产品交换综合比价指数缩小51.8%,即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缩小了48.2%(同期全国工业品与农产品交换的综合比价指数降为58.5%,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缩小了41.5%)。但是,1989年福建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又出现了略为扩大的现象。1989年全省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比上年增长17.2% (全国为18.7%), 而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比上年只增长16.7%(全国为15%), 工农业产品交换综合比价指数为100.4(全国为103.2), 即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比上年扩大0.4% (全国为3.2%)。
价格“剪刀差”变动对农民收支有着直接影响。1979—1988年,由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缩小,使得全省农民净收入有较大增加。反之,1989年因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扩大,使农民净支出增加数亿元(全国累计188亿元),这是继1951年、1954年和1962年之后,福建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呈扩大趋势的第4个年份。
进入90年代, 由于加大了农副产品价格改革力度,尤其是较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工农业产品比价不合理局面得到进一步改善,价格“剪刀差”明显缩小。据框算,“八五”期间,全省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累计缩小15.7%,使农民得到较多实惠,进一步促进了农副产品生产的发展,繁荣了城乡市场。

☚ (三)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   四、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分类指数 ☛
0000885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