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万应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万应膏 《医宗金鉴》卷六十二

【组方药物】 川乌 草乌 生地 白蔹 白及象皮 官桂 白芷 当归 赤芍 羌活 苦参 土木鳖 穿山甲 乌药 甘草 独活 元参 淀粉 大黄各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19味,除淀粉外,用净香油2.5千克,将药浸入油内,春6夏3,秋7冬10,候日数已足,入洁净大锅内,慢火熬至药枯,浮起为度;住火片时,用布袋滤去滓,将油称准,每500克,对淀粉250克,用桃、柳枝不时搅之,以黑如漆,亮如镜为度,滴入水内成珠,薄纸摊贴。用时贴患处。
【适应病证】 痈疽发背,对口诸疮,痰核流注。


万应膏 《青囊秘传》

【组方药物】 制南星12克 大黄9克 川乌12克 桃仁9克 红花9克 羌活4.5克 当归15克 独活9克 半夏12克 草乌9克 生姜60克 松香末1.5千克 密陀僧90克 硫黄240克 葱白不拘
【制剂用法】 上药15味用麻油500克,浸5天,熬枯去滓,沥净,熬至滴水成珠,入松香、陀僧、硫黄,搅匀,换微火,摊膏。贴患处。
【主要功效】 散瘀消结。
【适应病证】 外疡阴症。


万应膏 《黑龙江药品标准》1986

【组方药物】 当归 地黄各270克 玄参 大黄 赤芍药 木鳖子 白芷各60克 血余 肉桂各30克 阿魏 乳香 没药各12克 蜈蚣1克食用植物油4800克
【制剂用法】 上药14味,前13味取饮片,入油熬枯,去渣再熬收膏。乘温摊布上,每张重5克。用时加热软化贴患处。
【主要功效】 舒筋活血,驱风散寒。
【适应病证】 跌打损伤,感受风寒,腰腿疼痛,手足麻木,或积痞块。


万应膏 《吉林中医药》1990,1 : 21

【组方药物】 轻粉 红粉各20克 银朱 冰片各10克 凡士林3000克
【制剂用法】 先将前4味药共为细末,过筛后投入已溶化的凡士林油内,搅拌均匀,盛入容器备用。用时将皲裂部位用清水洗净,再薄涂本品。每日早晚各1次,7天为1疗程。一般1~3个疗程治愈。
【适应病证】 手足皲裂。
【临床验证】 以本方治疗手足皲裂500余例,1年以上随防观察200例。结果:治愈率为98.5%。

万应膏wàn yìng gāo

方剂名。《本草纲目》草部第15卷枲耳。
【方源】《集简方》。
【组成、用法】五月五日采苍耳根叶数担,洗净晒萎细锉,以大锅五口,入水煮烂,以筛滤去粗滓,布绢再滤。复入净锅,武火煎滚,文火煎稠,搅成膏,以新罐贮封。每以敷贴,即愈。牙痛即敷牙上,喉痹敷舌上或噙化,二三次即效。每日用酒服一匙,极有效。
【功用主治】一切痈疽发背,无头恶疮,肿毒疔疖,一切风痒,臁疮杖疮,牙痛喉痹。

万应膏wànyīnggāo

中成药。川乌、草乌、地黄、白蔹、白及、象皮、肉桂、白芷、当归、赤芍、羌活、苦参、木鳖子、穿山甲、乌药、甘草、独活、玄参、大黄各15 克。制成膏药, 贴患处。治痈疽、肿毒、痰核、流注等坚硬疼痛未溃者。本方来自《疮疡经验全书》, 为金丝万应膏加减。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