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七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七经 蜀本无学士,文翁遣相如东受七经,还教吏民,于是蜀学比于齐鲁。 《三国志·蜀书·秦宓传》 典学孔子七经、《河图》、《洛书》。 《后汉书·赵典传》 七经谓《诗》、《书》、《礼》、《乐》、《易》、《春秋》及《论语》也。 《后汉书·张纯传》唐李贤等注 七经指儒家七部经典。历代所指不一。东汉《熹平石经》,又称《一字石经》,《后汉书》 中《灵帝纪》、《卢植传》、《儒林传序》均谓刊有五经; 《蔡邕传》、《儒林·张驯传》谓六经;《隋书·经籍志》谓七经。据宋代出土《书》、《诗》、《仪礼》、《公羊传》、《论语》 五经及1923年洛阳出土《易》、《春秋》,知《隋书》所说不误。《后汉书·张纯传》李贤注:“七经谓《诗》、《书》、《礼》、《乐》、《易》、《春秋》及《论语》也。”又《赵典传》注引谢承《后汉书》曰:“典学孔子七经。”《三国志·蜀书·秦宓传》:“文翁遣相如东受七经。”皆为六经加《论语》,东汉以后则加《孝经》而去《乐》。宋刘敞有《七经小传》五卷,为 《诗》、《书》、《公羊》、三《礼》、《论语》。清康熙《御纂七经》 为 《易》、《书》、《诗》、《春秋》、三《礼》。 七经 七经儒家的七部经典。西汉武帝时置“五经博士”,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至东汉,因提倡“以孝治天下”,又增《孝经》、《论语》为经典,合称“七经”。 ☚ 丁懋五 七十子 ☛ 七经学术类著作合称。指《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七部儒家经典。始称于汉。因汉人推崇孔子,提倡“孝治”,故《汉书·艺文志》以六经为六艺,并于六艺之末,增列《论语》和《孝经》,由于《乐经》不传,实为《七经》。《后汉书·赵典传》李贤注引谢承书曰:“典学孔子七经。”与北宋刘敞《七经小传》,或清康熙“御纂”的七经,其书目不尽相同。 七经指东汉末由蔡邕撰文,刻于石碑之上的七部儒家经典、即 《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