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七擒孟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七擒孟获

 三国时诸葛亮用“攻心为上”计策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统治的事件。刘备开始入川时,南中地区(指越嶲、益州、永昌、牂牁四郡,即今四川西南部、云南东北部和贵州西北部一带)一些首领企图带兵反抗,但未敢轻动。吴蜀彝陵之战后,益州郡(今云南境内)豪强雍闿在南中叛乱。在其欺骗煽动下,不少少数民族群众参加了叛乱队伍,形势紧张。225年春,诸葛亮分遣3路大军南征。不久,雍闿被部将杀死,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当了主帅。永昌、牂牁、越嶲三郡很快归附蜀国,只有孟获直接领导的益州顽强抵抗,久攻不下。亮亲率大军与孟获交锋。为使蜀汉在南中地区的统治稳定下来,亮在军事作后盾的前提下,采用“攻心”战术,下令军队作战时,不许伤害孟获,只能生擒。第一战,蜀军大胜,孟获被擒。但孟获不服,被亮放回后再战,又被擒。如此一擒一放,前后共7次。最后孟获心悦诚服地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这就是“七擒孟获”的故事。降服孟获后,亮继续进兵滇池(今云南境内),各地少数民族纷纷归附。蜀在南中地区统治得到巩固。

三国演义诗词之《七擒孟获》鉴赏 - 可可诗词网

七擒孟获

 


 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
 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


 【释词】
 ①羽扇:鸟羽制成的扇子。纶(guan)巾:青丝带做的头巾。碧幢:绿色的车帘。此指代车。
 ②溪洞:古代指今苗族、侗族、壮族及其集聚地区。《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群蛮今已丧胆,不乘此机扫清溪洞,更待何时?”
 ③高原:高而平旷之地。庙堂:诸葛亮南征,沿途多处建有武侯祠。举一例,四川泸县忠山有武侯祠,宋·刘光祖有诗可证:“蜀人所圣祠遗像,蛮徼犹知问旧碑。”后祠毁,1982年从其遗址发掘出宋刻蜀汉文武石雕像一百二十余尊。
 
 【赏析】
 诸葛亮七擒孟获,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地请罪,并表示:“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战事平息后,诸葛亮依旧令孟获永为洞主。让他们自治自理,实践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从此,南中很快得到安定和发展。
 小说用了五个章回的文字,不厌其烦地描写七擒七纵孟获,形象地再现了诸葛亮加之以威、待之以仁、示之以信的攻心方略。这就是:“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
 诸葛亮七擒七纵,总能棋高一着,始终稳操胜券。这并不是说孟获是一介勇夫,容易降服。孟获自我表白:“吾虽蛮人,颇知兵法。”其战术灵活多变。有时布阵厮杀,正面出击;有时里应外合,乘夜劫营;有时采用诈降,就中取胜;有时凭借天险,坚壁阻敌。其设谋颇能发挥地利特点,倚势扬长。凭借泸水、瘴气,以阻蜀兵进军;利用毒泉、险路,欲使蜀军不攻自破。其用兵善于借用武力,几次集结兵力,招之即来。三纵后他差人“赍金珠宝贝,往八番九十三甸”,“借使牌刀獠丁军健数十万”,竟能“克日齐备,各队人马,云堆雾拥,俱听孟获调用”。四纵后朵思大王倾心相助,战死军中。五纵后木鹿大王亲率洞兵,驱使虎豹豺狼,毒蛇恶蝎,许以报仇。六纵后又有乌戈国国主兀突骨引三万藤甲军为其效命。可见,若不是遇到足智多谋、善于用兵的诸葛亮,谈何“制蛮王”。
 诸葛亮制敌方略,因势改变,诱敌就范。如二擒后诸葛亮说:“吾今再放汝去,若何?”孟获回答:“吾虽蛮人,颇知兵法;若丞相端的肯放吾回洞中,吾当率兵再决胜负。”于是诸葛亮故意同他“观看诸营寨栅所屯粮草,所积军器”,亮出破绽。“颇知兵法”的孟获果然心生劫寨之念,对其弟孟优说:“如今诸葛亮之虚实,吾已尽知,汝可去如此如此。”孟获这次借诈降准备里应外合,结果正中诸葛亮事先设下的圈套,第三次被擒。又如七擒中,孟获嘱咐兀突骨:“诸葛亮多有巧计,只是埋伏”,“但见山谷之中,林木多处,切不可轻进。”而这次诸葛亮诱敌进入的,是光峭石壁的盘蛇谷,“兀突骨望见山上并无草木,料无埋伏,放心追杀”。结果又中诸葛亮火攻之计,那身穿油浸的藤甲,见火便着,藤甲军被杀了个人仰马翻。
 诸葛亮通过“七擒七纵”,实施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思想。孟获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对蜀汉政权存有敌对心理,当他被擒后,诸葛亮问:“先帝待汝不薄,汝何敢背反?”孟获回答:“两川之地,皆是他人所占土地,汝主倚强夺之,自称为帝。吾世居此处,汝等无礼,侵我土地:何为反耶?”这种仇视的心理和情绪,是他举事叛乱的思想基础,加之孟获颇知兵法,自强自胜,刚勇剽悍,不惧死亡。因此,他虽屡战屡败,但心不服。而且几次被擒,诸葛亮问“汝心服否”?孟获都表示“若能再擒吾,吾方服也”。但当再一次被擒,又说了不算,像孩童般耍赖,并坦率直诚、无所避讳地道出不服的理由。诸葛亮正是抓住孟获这性格特点,展开了攻心战术,以兵威擒之,又以仁义纵之,反反复复,几擒几纵,消除了他的敌对心理和情绪,终于使他“垂泪言曰:‘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直如此无羞耻乎?’遂同兄弟妻子宗党等人,皆匍匐跪于帐下,肉袒谢罪曰:‘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
 “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和”与“抚”的政策,还表现为当诸葛亮平定南中大军返程时,在少数民族区域里,不设官吏,不留守兵,而让他们自理自治。这对于开发边疆,促进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是有积极进步作用的。后世在诸葛亮征南路经所在地,建有多处武侯祠,纪念诸葛亮。如四川泸县忠山、合江、大相岭、宁远府、以及贵州南明河等。宁远府丞相祠的楹联较有代表性:


 筹笔在攻心 当年化洽宾幪 冠带百蛮归典属
 安边曾叱驭 此日风清瓯脱 云霄万古仰宗正


 这显示了诸葛亮“南抚夷越”民族政策的影响深远,为历代政治家和人民所称颂和怀念。

七擒孟获

叫他口服心服

七擒孟获qī qín mènɡ huò

见“七擒七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