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夫秦孝公时,定秦爵二十等,第七为公大夫,故名。《汉书·高帝纪下》:“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 非七大夫以下,皆复其身及户,勿事。”颜师古注:“七大夫,公大夫也; 爵第七,故谓之七大夫。” 七大夫 七大夫官名。即公大夫。因其爵位第七,故称。《资治通鉴·汉纪·高帝五年 (公元前202年)》: “爵及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非七大夫已下,皆复其身及户,勿事。” 臣瓒曰: “秦制: 列侯乃得食邑。今七大夫以上皆食邑,所以宠之也。” 师古曰: “七大夫,公大夫也; 爵第七,故谓之七大夫。” ☚ 七品 七品伯克 ☛ 七大夫qī dài fū七大夫即公大夫,因其为汉代二十级爵的第七级,故又称七大夫,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汉书·高帝纪下》:"故大夫以上赐爵各一级,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注:"七大夫,公大夫也,爵第七,故谓之七大夫。" 七大夫军功爵位名。汉置,即公大夫。《汉书·高帝纪下》记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诏:“故大夫以上赐爵各一级,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非七大夫以下,皆复其身及户,勿事”。颜师古注:“七大夫,公大夫也,爵第七,故谓之七大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