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丁伯根,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丁伯根,扬1903~1994Tinbergen,Jan荷兰经济学家,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出生于荷兰莱顿。1929年获莱顿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29~1938年曾两度供职荷兰中央统计局; 1936~1938年任日内瓦国际联盟经济周期所研究员;1945~1955年出任荷兰中央计划局局长。1966~1975年担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席。1931年任阿姆斯特丹大学统计学兼职教师; 1933年起任鹿特丹荷兰经济学院 (现伊拉斯姆斯大学) 经济学兼职教授;1973~1975年任莱顿大学发展计划教授。1930年与挪威学者弗里希等人共同创办经济计量学协会,并于1947年担任协会会长。1945年起任荷兰科学院院士。1967年获埃拉斯穆斯奖金。1969年由于其在 “发展和应用动态模式于经济过程分析”方面的贡献而与挪威学者弗希(R.Frisch)分享了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著作有《经济周期理论的统计检验》(1939)、《1870~1914年英国的经济周期》(1951)、《经济政策论》(1952)、《经济政策的集中和分散》(1954)、《国际经济一体化》(1954)、《经济政策:原理和设计》(1956)、《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与博斯合著,1962)、《发展计划》(1967)、《收入分配:分析与政策》(1975)、《生产、收入与福利》(1985)、《世界安全与平等》(1990)等。丁伯根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有: (1)从事经济计量学的创建工作。一方面,他和弗里希积极开展组织工作,邀请世界各国著名经济学家,于1930年起在美国成立了经济计量学协会,并从1933年起定期出版《经济计量学》杂志来推动数量经济研究。另一方面,努力从事理论和实际相联系的研究,为经济计量学首先是当代所谓动态经济分析奠定基础和探索道路。他是最早提出 “蛛网理论” (cobweb theorem) 的三个经济学家之一。该理论试图对一些农产品的价格及产量波动方向和通常供求理论所说的方向相反的现象进行解释。他认为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在生产规模既定之后,生产过程未完之前,无法中途改变规模以适应需求变化。农产品的现期供给要受上一期需求和价格的影响,而现期的需求和价格也只能影响下一期的产量和供给,把这样的价格产量变动轨迹画在以价格和产量为轴的坐标图上,形如蛛网,所以叫做蛛网理论。(2) 他把在荷兰中央计划局的经验和在经济政策的领域内参加讨论的结果提高为系统的经济政策理论,作为规化短期经济政策的基础。制定经济政策可分为几个阶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