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戮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戮尸古代酷刑。即斩戮死者的尸体。《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求崔杼之尸,将戮之。”《晋书·王敦传》:“有司议曰:‘王敦滔天作逆,有无君之心,宣依崔杼、王凌故事,割棺戮尸,以彰元恶。” 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刑名部 > 墨劓 > 烹戮 > 戮屍 戮屍 lùshī 酷刑名。挖墳開棺,斬戮屍體。《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求崔杼之尸,將戮之。”《晉書·王敦傳》:“〔王敦〕宜依崔杼王凌故事,剖棺戮屍,以彰元惡。” 示众 示众押着罪犯在街上行走:游街 游行 ☚ 斩首 被处决 ☛ 戮尸中国古代残害尸体的酷刑。元明以前虽在特定情况下施行,但并不作为法定刑。《太平御览》引《韩子》:“棺过度者戮其尸”,是最早的关于戮尸的记载。《国语·晋语》:“杀其生者而戮其死者”。可见戮尸的刑罚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相当普遍地适用于各诸侯国。三国时韦昭注《晋语》谓“陈尸为戮”。春秋战国的戮尸当指陈尸示众。秦以后,历代亦偶行戮尸之刑,并进而采用暴尸枭首的酷法,如《后汉书·灵帝纪》记载,黄巾起义被镇压“(张)角先死,迺戮其尸”,注谓:“发棺断头,传送马市”。至元明,戮尸之刑,法有明文。《元典章·诸恶表》记:“杀死亲兄,虽在禁死,戮尸晓众”。《明律》新题例:“谋杀祖父母、父母者,……如有监故在狱者,仍戮其尸”。 戮尸 戮尸刑罚名。陈尸。将尸体展给人看。(见:戮) ☚ 戮 陆军镇监 ☛ 戮尸 戮尸古代酷刑。重罪犯人,未及行刑本人已死,或人死后罪行才昭示,则在其尸体上执行死刑,斩戮尸体以追究死者的刑事责任,辱尸以示众。《国语·晋语》:“杀其生者而戮其死者。”注:“陈尸为戮”。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失败,义军首领张角事先已死,皇甫嵩开棺“乃戮其尸”(《后汉书·灵帝纪》)。后世间或行之。明神宗万历十六年(1588年)始定《戮尸条例》,对谋杀祖父母、父母者戮尸。清代更扩大其范围,强盗罪亦戮尸,凡斩、枭犯在监死亡者,均戮尸。清末废止。 ☚ 族刑 弃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