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迎江区
迎江区位于安庆市区东半部,西以龙山路为界,北沿菱湖南路至湖心路向北延伸至菱湖北路,与大观区和郊区肖坑乡接壤,南濒长江,全区总面积10.6平方公里,总人口12.8万。辖5个街道办事处,43个居委会。该区的人民路集中了全市主要大型商场、影剧院,形成了繁华商业区。
迎江区经济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已初步形成机械、包装、建材、房地产、服装加工、运输、商业、饮食服务业等行业。现有工商企业280多个,三资企业2个。工业主要产品有;可溶性止血纱布、燃气灶具、医药金属包装材料、镀锌铅丝、元钉等。商业服务业发展较快,迎江信用社、宜城家电公司、枞阳门商场、沿江路小商品市场,经营规模逐步扩大,效益不断提高。城区建设和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区 内有宜光新村、人民新村、地质新村、工人新村等居民小区,居民的生活条件有很大改善,城市管理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发挥区、街城管、环卫两支队伍的作用,调动区、街、驻地单位3方面积极性,坚持“门前三包、门内达标”,使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不断上等级、上水平。
1992年,迎江区工业总产值2743万元,商业营业额9000万元,分别比1991年同期增长32%和50.7%,利税分别增长24.5%和46%。
为促进全区经济在较短时期内有一个较快发展,迎江区将利用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保持工业生产持续增长作为发展区街经济的重点来抓,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区、街道、居委会一起上,充分发挥国家、集体、个人3方面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是抓好房地产开发、商业流通、交通运输、信息咨询和社区综合服务等五大业,主要措施是围绕市中心,抓住两个点(汽车站、轮船码头),开发3条线(沿江路、华中路、湖心路沿线)多渠道、多层次设立第三产业网点,二三年内建设一座高起点的综合购物中心,两个带有特色的专营商场,争取市场建设有一个新突破。
区街工业在深化改革加速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承包制,强化企业自负盈亏的责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联合、兼并、参与或组建企业集团。有些小型企业允许出租、出售给集体或个体经营,推动企业建立优胜劣汰竞争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在深化改革,加速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同时,本着“抓好一二个大的,改造二三个老的,发展一批新的”的基本思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区街工业企业不断上规模、上批量、上效益,努力形成一批骨干企业,到“八五”期末,卫生材料厂、金属包装厂、燃气用具厂和振风镀锌铅丝厂产值分别达到1000万元以上,5个街道办事处的工业产值分别达到1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