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土地占有情况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一、土地占有情况 一、土地占有情况新中国成立前的福建农村, 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的所有权集中在地主手中。占农村人口5.73%的地主、富农,却占有42.67%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94.27%的雇农、贫农、中农和其他劳动人民总共只占57.33%的土地,他们备受剥削压迫。(表3-1-1)
地主、富农虽然占有大量土地,但他们并不从事生产劳动,而是把绝大部分耕地出租给农民或雇工耕种。据调查统计,在山区,地主出租土地占其全部土地的95%;富农出租土地占14.3%;沿海地区,地主出租土地占其全部土地的62.6%,富农出租土地占11.9%;山区中农租入土地占其全部使用土地的45.3%,贫农、雇农租入土地占82.2%;沿海地区,中农租入土地占其全部使用土地的82.2%,贫雇农租入土地占64.6%。这就是说,农村中80%以上的土地是中农、贫农及一部分雇农耕种的,但他们只对少部分土地有所有权,对大部分土地则没有所有权。 山区林木大部分亦为地主占有。闽北山林占有最为集中,据可代表一般情况的建瓯县3个乡统计:地主及公山林占有杉木林59%,工商业者以及富农占有14%,中农占有12.5%,贫雇农占有11%,小商贩占有3%,地主、富农、工商业者占有的多为靠近河流的大片山林。茶山占有亦以闽北地区最为集中。据建瓯三个乡统计:地主占有57.1%,富农占有22.1%,中农占有8.5%,贫农占有12.3%。此外,油桐、竹山、荒山占有亦相类似,即地主、富农占有的比重大,条件好。 沿海渔区,渔业地主、渔霸、封建剥削者占了大片渔用地和70%—80%的渔船渔具。据宁德县调查,公海渔场海面权多为地主阶级占有。如城关地主黄德顺霸占了宁德广大海面,渔民要向其交纳5%的“水面租”才能捕鱼泊船。据该县298个鱼桁统计,为地主占有的就有218个,其中为黄德顺霸占的竟达111个之多,其他海地、海滩、海埕等养殖用地,亦莫不为地主或封建族房所霸占,出租给渔业资本家或渔民经营,进行地租剥削。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农村生产关系 二、封建半封建的经济剥削关系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