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比 1.《诗经》 “六义” 之一。实指文学创作中的比喻手法 比则畜愤以斥言。( 《比兴》) 且何谓为比,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 《比兴》) 按详见“兴” 条按语。 2. 排列、挨着 张潘左陆,比肩诗衢。( 《明诗》) 五音比而成韶夏。( 《情采》) 按《韩非子·说难》: “是比肩接踵而生也。” 比,排列、紧挨意。 3. 比较 比采而推,两汉之作乎。( 《明诗》) 遗风馀采,莫与比盛。( 《时序》) 按《周礼·天官·内宰》: “比其小大,与其粗良,而赏罚之。” 4. 比拟 扬子比雕玉以作器,谓五经之含文也。( 《宗经》) 魏文比篇章于音乐,盖有征矣。( 《总术》) 按《史记·天官书》: “太白白比狼,赤比心。” 张守节正义: “比,类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