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鸳鸯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鸳鸯针》鸳鸯针
清初写刻本《鸳鸯针》目录书影 清初写刻本《鸳鸯针》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短篇(拟话本)世情小说集。一名《觉世棒》,又名《一枕奇》、《双剑雪》。四卷十六回。题“华阳散人编辑,蚓天居士批阅”。华阳散人或即明遗民吴拱宸。吴拱宸,字襄宗,丹徒人。成书于清顺治初年。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初写刻本,藏大连图书馆。1985年春风文艺出版社“明末清初小说选刊”排印清初写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初写刻本。 第一卷 打关节生死结冤家 做人情始终全佛法 明嘉靖年间,杭州府仁和县秀才徐必遇,字鹏子,娶妻王氏,夫妻俩守着祖上留下的薄产度日。徐鹏子一心苦读,才学文章出类拔萃。这年乡试,徐鹏子场上文章得意,自信此科必中。谁知榜发却又名落孙山。徐鹏子闷闷而归,在家中长吁短叹,打骂丫头春樱出气。这日,翻看五魁朱卷,猛然发现第三名举人丁全的文卷竟与自己场上所作文字一字不差,十分惊诧,遂将此事告知学中秀才周德。周德见徐鹏子欲去告官,慌忙去报与丁全。原来,丁全不学无术,极会钻营,临场前贿赂本府莫推官三千两纹银,求其场中关照;又买通誊录试卷的陈又新为其调换文卷,这才中了第三名。当下丁全十分惊慌,与周德设计,将徐家丫环春樱骗出藏在家中,唆使春樱父母状告徐鹏子杀人藏尸。莫推官将徐鹏子秀才功名革去,关入大狱。不久,丁全上京会试,又用同样手法,得中进士。徐鹏子入监三年,直等莫推官升任去后,才由妻子王氏变卖祖屋,花钱将他救出。后因家贫,外出教书,当幕宾,流落到临清卢翰林府中当抄写。徐鹏子代卢公子作文,得卢翰林赏识,进学中举,上京会试。倭寇作乱,浙江百姓流离奔走。王氏离乡寻夫,在荒野巧遇徐鹏子。夫妻相会,同到京城。徐鹏子金榜题名,任刑部主事。此时,严嵩父子倒台,丁全因贿赂权奸,拿问下狱。徐鹏子不计前仇将丁全开释,罢职为民。后,徐鹏子累官至吏部尚书。 第二卷 轻财色真强盗说法 出生死大义侠传心 江西南昌府新建县秀才时大来,娶妻万氏,家境贫寒。那一年,正值旱荒,时大来找不到蒙馆教书,日子越发艰难。这日,家中无米下锅,大来外出借贷,在街上撞着一小孩,打碎了孩子手中盛油的碗。那孩子拉着大来要赔一文钱。大来身无分文,脱身不得,正在尴尬之际,来了一位长髯大汉,替大来赔了钱,又拉上酒楼喝酒,并赠银五十两告别。大来问其姓名,回说叫“风髯子”。不久,大来得吕游子介绍,做了任知府的幕宾,随之赴潮州上任。途经梅岭,风髯子领十多个好汉,将任知府的钱财及女儿赛儿劫走。任知府因听见内中一人喊了声时相公,遂怀疑大来与强盗勾通,请当地知府将大来押入监牢审问。风髯子闻讯将赛儿小姐送还任府,又劫狱将时大来救出,赠银嘱其还乡。大来返回家乡,却被吕游子告密,再次下狱。万氏上按院鸣冤,巧遇风髯子。风髯子巨金买通按院,保释大来出狱。大来听从风髯子劝告,外出避祸,流落到山东,代书春联谋生。乡宦袁公见大来有文才,召至家中与其子共读。不久,大来改名应考进学,却被任知府认出,扣押在府中。是夜,任小姐赛儿偷偷将大来放走。任知府到袁府要人,袁公不理,二人皆上疏朝廷,皇上降旨,任被罢职为民。大来入京,住高进之家中,二人结为好友。大来改名高升,考中进士,任刑部主事,设法救出被捕入狱的风髯子。不久大来调任兵部,率领风髯子、高进之将俺答赶出口外,立了军功,各授显职。大来作媒,风髯子与任小姐赛儿成亲。后二人一齐辞官隐退。 第三卷 真文章从来波折 假面目占尽风骚 明朝崇祯年间,山东平原县秀才宋连玉和学中朋友结了个文社叫翼社,轮番作东,会文作诗。假名士卜亨,家道丰厚,靠打通关节,顺顺溜溜做了秀才。他虽不懂文章,却写得一笔好字,处处以才子自居。卜亨想入翼社,请宋连玉来府赏花,将他人诗作抄在扇上求教。宋连玉见诗佳字也佳,以为卜亨高才,遂荐其入社。然而每值社期会文,卜亨先装模作样一番,而后总借故溜走。后入府考试,众人皆早早考完,唯卜亨天黑之后方才出场。及至发榜,宋连玉众人不是一等也是二等,唯独卜亨考在劣等。众社友上门慰问,卜亨吹嘘自己一时文思泉涌,下笔千言,越了格,故此考为劣等。众人疑心,去学中查看原卷,却见卜亨卷上只写了十四个字,于是知其为胸无点墨。卜亨欲到南京纳监,邀宋连玉同行。临考装病不起,乞求宋连玉冒名代考。连玉进场代考,文章甚中房师之意,初定为魁首。及至拆号,大座师见是卜亨的文章,知其为人,勉强填为副榜第一。卜亨将宋连玉代考的朱卷刻印出来,四处投送、到处吹嘘,一时闻名南京。其后卜亨到北京应试,临场无人替考,遂将试卷带出考场,以免出丑。此时,宋连玉中了进士,因参奏权奸,挂冠而去。卜亨被傅御史邀至家中代为起草文书,因作不出文章,钻狗洞爬出,连夜逃回山东。途中,被李闯王部下拿获,牛金星听说是名士,授其官职。后卜亨被朝廷拿获问罪。 第四卷 欢喜冤家一场空热闹 赚钱折本三合大姻缘 明朝万历年间,南京水西门外有个开米行的范顺,娶妻齐氏,生女贞姐。范顺为人刻薄,好占人便宜。一日正在店中坐着,来了个江西米商吴元理,将千余担米挑到范顺行中,专候行情发卖。谁知连日阴雨,一时难卖。吴元理急于回乡收购新粮,将米托范顺转卖。谁知吴元理去后,天晴米价上涨。范顺将米卖了个好价,又将所得银两作为本钱,做了几趟生意,赚了好多银子,一时心满意足,娶了个小妾尤氏。吴元理回乡收粮,因年成不好,官府出告示,禁止私下贩粮。吴元理无奈,返回南京。范顺谎称天雨屋漏,仓中米已烂掉,只拿出少量银子,将吴元理打发出门。范顺昧心发财,前往湖广收购新米。途中听信人言,改往江西饶州收买木料。不想此地闹贼,范顺被人敲诈,幸遇吴元理将他救下。范顺将木料转让吴元理,诓得他五百担米返回南京。途中因奸情中人圈套,五百担米落入他人手中,方才脱身。范顺出门之后,齐氏、尤氏与人通奸,因觉得女儿贞姐碍事,将贞姐嫁与顾秀才为妻。后通奸事发,齐氏和尤氏下监候审,幸亏贞姐夫妻出面,将米行卖与他人,得钱打点,将二人救下。范顺回到南京,见米行已属他人,只得住进女婿家中。吴元理将木料卖与王府,得了银钱又授为王府官吏。于是,来到南京面谢范顺。后吴元理误伤人命,范顺为之奔走。幸喜知县正是范顺女婿,赖其开释,吴元理得以免罪。 清初写刻本《鸳鸯针》插图书影 《鸳鸯针》
华阳散人 全称《拾珥楼新镌绣像小说鸳鸯针》,又名《觉世棒》,题华阳散人编辑,蚓天居士批阅。卷首有序,后署独醒道人漫识于蚓天斋。孙楷第定为明无名氏撰(《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胡士莹亦说,作者真实姓名无考(《话本小说概论》)。据卓尔堪选辑《明遗民诗》、《丹徒县志》等资料考知,明遗民吴拱宸号华阳散人。吴“字襄宗,号华阳散人,丹徒孝廉,肆志山水,终于茅山”(《明遗民诗》第14卷)。蚓天居士,取《孟子·滕文公》“蚓而后充其操”之意。“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无求于人,廉洁之至。蚓天居士疑即吴拱宸之另一别号。吴拱宸为明末清初人,《鸳鸯针》创作于清顺治年间南明政权尚存之时。序文提出小说可以“医国”之说,把小说看成医国的良剂,可见作者极重视小说作用。 《鸳鸯针》本四卷,书肆析前二卷单行,则为《一枕奇》;析后二卷单行易其卷第,则为《双剑雪》,去其重复,得四卷十六回。现存《鸳鸯针》残存第1卷,正文前有图八叶。为写刻本。第8、9、13叶及79、80叶版心下镌“觉世棒初刻”五字。另有《拾珥楼新镌绣像小说一枕奇》二卷,其第1卷与《鸳鸯针》所存一卷同。《拾珥楼新镌绣像小说双剑雪》二卷。后两种无序无图,编辑及批阅署名同《鸳鸯针》残本。大连图书馆藏《鸳鸯针》残本一卷、《一枕奇》二卷、《双剑雪》二卷。吉林大学图书馆藏有此种油印本。 第1卷《打关节生死结冤家 做人情始终全佛法》,以明代嘉靖朝为背景,写杭州仁和县秀才徐鹏子考卷优异,被同学丁全买通考官,窃夺换上丁全名字,害人成已,揭露科场舞弊,官场受贿的黑暗。 第2卷《轻财色真强盗说法出生死大义侠传心》,以明天顺至嘉靖朝为背景,写江西南昌府新建县秀才时大来得到风髯子(黄侠)救助,脱离困境,终于二人都被朝廷重用,时大来任巡抚有功,升兵部尚书。风髯子任御倭副将,升宁夏挂印总兵。小说据以说明“朝廷要破格用人,不可拘定那一流一途才做得官”的主张。 第3卷《真文章从来波折 假面目占尽风骚》,崇祯年间,秀才宋连玉谦虚诚实,不慕功名。他的同社文友卜亨一无所长,文不能成篇,到南京捐监,骗宋连玉为他代考。卜亨后到北京傅御史家,为逃避作文章,寻狗洞爬出逃走。小说讽刺了假名士。 第4卷《欢喜冤家一场空热闹 撰钱折本三合大姻缘》,以明万历朝为背景,写吴元理、范顺两个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商人。范顺占有了吴元理千余担米,后出外经商,家中妻妾姿意行淫,弄出许多丑状。范顺之女贞姐嫁给一个穷儒生。女婿中进士,授知县。吴元理遭横事,赖范顺女婿相助免罪。 《鸳鸯针》四卷从几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晚明社会现实,塑造了明代科举制下几种不同的儒生形象,再现了他们心灵的美与丑,行为的正与邪,生活的贫困与追求。在描写假名士卜亨的丑行时,作者用了外谐内庄的讽刺笔法。这是一部早于《儒林外史》近百年的短篇儒林小说集。孙楷第云:“文皆流利,其事或实或虚,要皆寄其不平之思。虽伤蕴藉,较之清代诸腐儒短篇小说犹为胜之。”(《大连图书馆所见小说书目》)现有春风文艺出版社的校点本,为“明末清初小说选刊”之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