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赋》主旨
陶渊明此赋主旨,论者分歧颇大,归纳起来,不外二说:一、兴寄说。刘光蕡说:“其所赋之词,以为学人求道也可,以为忠臣之恋主也可,即以为自悲身世以思圣帝明王也亦无不可。”(《陶渊明<闲情赋>注》)清邱嘉穗说此赋“如《离骚》‘怨美人之迟暮’,亦以美人目其君也”(《东山草堂陶诗笺》)。今人高光复认为其“倾诉的乃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事与愿违的苦闷与悲哀”(《论<闲情赋>的意旨兼及陶诗特色》,1987年第四期《北方论丛》)。二、爱情说。苏轼说:“陶渊明《闲情赋》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东坡题跋》卷二)俞文豹评此赋曰:“尤物能移人,情荡则难返,故防闲之。”(《吹剑四录》)都倾向于此。近人鲁迅、今人马积高亦从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