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画马》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画马》

张穆

笑我生平痴有托,笔墨毫来风雨搏。

兴酣画马如有神,曾谓龙媒经绝漠

春风芳草连天青,駃騠初上黄金嚼

咄嗟一顾万里空,此道廖廖更谁作。

龙眠将心妙入神,我笑无心谁坠着?

【注释】

①龙媒:骏马。《汉书·礼乐志·天马歌》:“天马徕,龙之媒。”②駃(jue)騠(ti):良马。嚼jiao):嚼子,为便于驾御,横放在牲口嘴里的小铁链,两端连在缰绳上。③咄(duo) 嗟:呼吸之间,言时间之短。左思《咏史》:“俯仰生荣华,咄嗟便彫枯。” ④龙眠:北宋画家李公麟。因其晚年隐居龙眠山,号曰龙眠居士。尤善写人物,鞍马。

【评说】

本诗选自张穆《铁桥山人稿》。

张穆(1606—1687),清代画家。字尔启,号穆之,又号铁桥。广东东莞茶山人。父张世域曾任广宁教谕、广西博白县知县。张穆出生于柳州,少时曾于罗浮山石洞读书。二十七岁北上,本欲从戎边塞,御清兵于关外,未被山海关督师杨嗣昌所用,南还两粤。满清入关后,亦曾募兵支援福建唐王政权。汀州事变,唐王死,张穆部队粮饷不济,且广东的南明政权内耗不断。眼见南明之败象无法挽回,张穆痛心疾首,退隐故里,便将自己一片赤诚的爱国之心寄意诗画。他所作山水有生气,尤善画马。亦能诗,有《铁桥山人稿》。

张穆曾作过数十首《画马歌》,记述良马的各种习性。这一首《画马》诗,可视作其总纲。画家笔端饱蘸深情,兴来挥洒笔翰,风起墨飞,速然成画,画上骏马如有神助,跃然纸上。龙媒良驹驰骋在广袤的绝漠之上,虽然还只是一匹初上金嚼的幼驹,然而在春风、芳草的撩拨之下,咄嗟之间,伴随着一阵腾起的飞尘,早已奔出很远,不见踪影。此等佳作不可等闲视之,能作此画者廖廖无几,除“我”之外,又有何人? 因为其中有深寓,“我”生平画马,一往情深,更痴有寄托,始终不忘为国效力,驰驱疆场,一如骏马疾飞平川。诗到此处,绾结首句,使得诗意更为圆转流畅,犹如珠走玉盘。画家在诗画中所表现出来的这一思想,在诗的末二句中再次以反诘句式得到了强化。龙眠山人善写鞍马,心妙入神,“我”与之同道,无论龙眠,抑或“我”的画作,若以“无心”解读,又会有谁能够尽着兴寄和风流呢?


《画马》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 历代题画诗 - 可可诗词网

《画马》

华喦

少年好骑射,意气自飞扬。

于今爱画马,须眉成老苍。

但能用我法,孰与古人量?

俯仰宇宙间,书生真迂狂。

【注释】

①孰与:何如,二者相较,择其一。

【评说】

本诗选自华喦《离垢集》卷一。

这首题画诗,道出了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主张,即针对当时泥古的“正宗”派而提出的“我师我法”,反对“泥古不化”,要求画家从大自然的直接感受中吸取创作素材,强调作品中要有强烈的个性。石涛就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说过:“古之须眉,不能生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在诗中,作者说道,我年少的时候,风华正茂,意气飞扬,特别喜好骑射,骑上骏马,英姿飒爽。而今年事已高,须眉成雪,略显苍老,行动诸多不便,马是不能骑了,只能把年轻时的嗜好一注尺素之间。因为对马的生活习性了如指掌,所以创作时也就无须师承前人,只要用“我法”,与古人相比,古人何及“我法”?俯仰审视天地宇宙之间,何人能有此书生迂狂呢?这首诗中无不体现出“我师我法”的精神。也许,正是因为画家的“迂”和“狂”,才有冲破传统樊篱的勇气,才敢于在艺术中创新,敢于向时俗挑战,因而也就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华喦的这一主张在创作实践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的画作,尤其是花鸟走兽,就被秦祖永赞誉为“无不标新领异,机趣天然。”(《桐阴画论》)

“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善写梅,曾对当时擅梅者进行比较:“巢林(按:汪士慎)画繁枝,千花万蕊,管领冷香,俨然灞桥风雪中;西唐(按:高翔)画疏枝,半开亸朵,用玉楼人口脂,抹一点红,良缣精楮,各臻其微。”(《画竹题记》)而他自己却终不肯为人后,就在“不疏不繁”之间,独用“我法”,创造出自己的梅花形象,别具特色,他与华喦一样,表现出艺术家不甘人后的创新精神。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33:32